敦煌艺术研究的历程和展望——“2024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感言
(敦煌研究院 马强)
今天我想以敦煌研究院几十年来美术工作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做一些简单的分享。回顾20世纪以来敦煌艺术研究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自此敦煌艺术进入了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性研究。这一阶段敦煌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敦煌壁画的内容识读、内容描述和风格分析及经典壁画的小幅临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敦煌艺术研究的拓荒阶段。
第二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有所改善,绘画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有关专业和佛教等方面的参考书籍逐渐增多,壁画临摹工作也与历史、考古、保护等学科结合起来所以产生了最早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关友惠、欧阳琳、李其琼等先生为代表的美术工作者与历史、考古专业人员共同对敦煌石窟壁画内容和时代作了深入研究,在洞窟时代分期基本明确的基础上,特别对敦煌各时代的图案、飞天、舞乐、洞窟供养人物服饰进行了专题集中临摹,并对各时代洞窟中壁画和塑像的制作技术、方法、创作程序、过程,壁画中的人物、建筑、山水、树木、花鸟的用笔、用色技法、风格特点、文化内涵等展开专题性研究,逐渐形成了综合性的敦煌艺术研究体系。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一阶段,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科技的发展,敦煌艺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敦煌艺术的研究不仅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且研究视角也更加国际化。尤其是随着美术文献的整理与刊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新一代学者们对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层面的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众多的研究平台中,《敦煌研究》自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敦煌艺术研究成果,成为了敦煌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平台。
回顾过去,敦煌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蓬勃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在《敦煌研究》期刊中看到取得的丰硕成果。尽管我们在敦煌艺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当下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的新使命下,未来敦煌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仍然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未来的敦煌艺术理论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敦煌艺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敦煌艺术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美术领域内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研究,将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体系,共同推动敦煌艺术研究的进展。
二、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进敦煌艺术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敦煌美术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三、注重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既要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又要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敦煌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敦煌艺术理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跨学科研究、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注重传承与创新。
作者:马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编辑:《敦煌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