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版社 许海意)
我是来学习的。
文物出版社自成立之初,就与敦煌研究院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50年代就出版了《敦煌壁画集》《敦煌壁画选》和精品明信片等,这些也已经成为文物,成为藏书迷的最爱。第一次合作高潮是80年代初,以黄文昆等先生编辑出版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卷本为代表,这已是石窟图录的经典,成为后来各类石窟图录不断创新发展的参照基础。后来,文物出版社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所在的人文图书编辑中心是2011年成立的新部门,个人还是学文学的,于文物、敦煌、佛学,我都是门外汉,只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最早接触丝路与敦煌内容的是浙江省馆的《丝路流金:丝绸之路金银货币精华与研究》,当时编得很尴尬,很多背景知识不清楚,书出版得战战兢兢。直接接触敦煌学是2017年,首先编辑出版的是赵声良先生的《敦煌艺术十讲》,并开“敦煌艺术书系”,目前已出十本。这套书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两次获得年度“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奖和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2023年还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其中《敦煌艺术十讲》先后出版精平两个版本,重印4次,印数近2万册。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得鼓舞了我们。在社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敦煌文化解读和丝路文明阐释的出版上持续发力,深耕细作,形成了“敦煌艺术书系”“敦煌石窟图像研究”“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敦煌文化驿站”“丝路文物科普读物”等图书产品线。其中,“敦煌文化驿站”就是在《敦煌研究》编辑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出版的;“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敦煌石窟图像研究”被列入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其中图像研究的第一部《榆林窟壁画乐舞图像研究》年内便实现再版;“丝路文物科普读物”被国家民委重点推荐“三交”普及读物;另有《樊锦诗文集》引起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分获2023年度“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奖和202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敦煌写本禅籍辑校》已出版结项,国家文物局外宣图书《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集》也将完成印装。另外,还出版了《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这样,从图录和再版书起步,我们紧紧扣住敦煌文化和丝路文明的深入挖掘和阐发这一工作主题,坚持学术、学术普及和编辑思路,已经形成几条较为扎实的图书产品线。
出版社一位老编辑教导我们说:“编辑有三个层次,仰视、平视和俯视。”目前我们还只能仰视,无论敦煌学者还是他们智慧结晶的书稿,都是我们编辑夜空中的满天星斗,我们将逐字逐句从编辑角度认真研读,在查证学习中做好每一本敦煌图书,将以更为扎实的工作态度做好敦煌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推出越来越多的敦煌精品图书。
“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敦煌研究》合作,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与敦煌学者们合作!
作者:许海意(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