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敦煌研究院第75—79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时间:2022-05-24 10:25:21 来源: 作者:丁小珊 点击: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于2022年1月21日至4月22日分别主办了第75—79期“敦煌读书班”。讲座得到读书班负责人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所主持的三个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9ZDA198);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敦煌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1-GMA-004);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项目编号:2020-SK-ZD-01)的学术支持。


R1.jpg


第75期“敦煌读书班”以敦煌与民族文化为主题,于2022年1月21日下午举办。第一讲《龟兹艺术中的回鹘风格石窟研究》由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瑞哲主讲。龟兹回鹘风格的石窟是公元9世纪回鹘西迁龟兹后接受汉地文化而形成的,佛教教义方面受到龟兹佛教与安西大都护府时期来自中原佛教思想的影响,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教的影响较深,出现了地狱变的题材。另外,回鹘风格壁画与龟兹风格、汉风壁画在石窟中并存,反映了三种艺术风格在一个石窟中显现混合性的特点,证明了回鹘风格是在继承了当地龟兹风格、汉风壁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具有回鹘民族自身的审美风尚。


R2.jpg


第二讲《西夏国的茶与赏赐》由云南时顺园茶文化有限公司高级茶艺师、精茶道传承人马秋晏主讲。西夏人几近“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不仅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法定的朝廷赏赐品。西夏人喜爱的茶叶,是压缩成块的砖茶、沱茶。它们易于携带和存放,用起来也方便,不仅可以单独煮汁饮用,也可以熬制醇香微咸的酥油茶。酥油茶含有较髙的热量,有润肺、祛寒的功效,是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西夏人的茶具,有用以捣碎茶叶的“茶臼”(石头凿成者为多),有用以煮熬茶汁的“茶铫”(一种带柄的小烹器,铁制者为多)等。西夏人以茶待客,恪守边喝边添满的习惯:主客双方边喝茶边交谈,其情融融;客人起身告辞时,便捧起杯将茶一饮而尽,以示谢意。


R3.jpg


第三讲《敦煌壁画中的蜀葵:从药用到礼佛》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芳主讲。蜀葵,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花卉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蜀葵的记载,该花笔直、高大,且花色艳丽,颇受文人及画家的喜爱,尤其是宋代以后,蜀葵因其资质被冠以“忠孝”之义而备受尊崇。饶有意趣的是,蜀葵不仅常见于文人及画家的作品之中,并且在唐以后更是频繁的出现在壁画之中,武威天梯山、敦煌莫高窟以及高昌石窟中都或多或少有所描绘,最初是一株或者几朵,五代及宋以后则大量出现在莫高窟壁画中。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蜀葵在唐代的出现与唐代以来盛行的天花有重要的关系。


R4.jpg


第76期“敦煌读书班”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于2022年2月18日合办。第一讲《汉与西域:罗布泊土垠遗址出土汉简》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俊民主讲。结合土垠遗址出土的土垠汉简,可以印证土垠遗址就是汉代居卢訾仓的故地,并且这里日常事务较为繁忙。伴随着简牍文书数量的增多、资料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居卢訾仓与敦煌的交往,乃至汉与西域的交往资料为人所知。而简牍文书个别字的释读,也许能补充重要知识。土垠遗址作为海廉渠的终点,这个与之有关、历时五年的国家级水利工程,现今地表或许会有些许痕迹留存。


R5.jpg


第二讲《胡夷杂服乎?——北朝至隋代墓葬“夫妇宴坐图”中披袍女性形象考》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瑾主讲。她指出北朝至隋夫妇宴坐图均出于粟特贵族墓葬,带有浓厚的粟特文化特色,包括女性在家庭中享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披袍就是象征。这一点在中亚粟特壁画男女对坐图中亦有反映。其次,北朝至隋夫妇宴坐图带有北朝浓厚的鲜卑色彩,这一点与同时期墓葬壁画可以找到对应。最后,这种构图模式在中亚地区伊斯兰化后较少流传,当蒙古游牧民族在波斯建立政权后,承载着游牧民族性别平等理念的夫妇对坐图流传至此,但缺少披袍这一渊源模糊的元素。


R6.jpg


第三讲《回鹘社会文化发展逆演进现象及其独特意义》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主讲。自840年回鹘西迁后,并未被当地民族所同化,而是同化了当地各民族。这种现象并不符合一般历史发展规律,属于典型的逆演进现象。自宋至元,回鹘人长期充当着汉文化向北方民族传播的媒介。党项(西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等对汉文化的接受,无不受惠于回鹘人。这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77期“敦煌读书班”以敦煌石窟为主题,于2022年4月1日下午举办。第一讲《从六字真言的概念到莫高窟第464窟的断代》,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主讲。六字真言是判定464窟为元窟的一个重要证据。首先,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大明咒,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作为独立信仰的六字真言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最早为一二五四年,根据现存材料可以发现六字真言的正式形成年代当为元代。其次,在464窟出土文献有回鹘文、西夏文、汉文、藏文、回鹘式蒙古文和婆罗迷文,这些多种文字文献的出现也只有在元代才有可能。“回鹘通译”这一职业在西夏法典中的出现,说明回鹘文在西夏并不流行。最后,关于464窟“元朝公主墓”这一问题,他认为蒙古“密葬”习俗同464窟所发现的公主墓的埋葬方式多有相似之处,但这种葬俗在西夏时并不存在。


R7.jpg


第二讲《红靴童子——沙州与高昌回鹘艺术同源之一证》,由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闫珠君主讲。从三个部分入手,就红靴童子形象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沙州回鹘红靴童子形象。敦煌壁画中所见着靴童子形象不在少数,靴子样式基本一致,靴子颜色却又白、绿、红等一类,且童子形象多为裸身着靴,仅有部分着隔档与红靴形象,裸身着靴童子。这在莫高窟、榆林窟、法国吉美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及四川博物院藏敦煌藏经洞画卷中均可看到此类童子形象。第二部分是高昌回鹘的红靴童子形象。柏孜克里克第20窟是高昌回鹘王室皈依佛教后,最早修建的洞窟之一,窟内有回鹘高昌王以及王后的供养像。库内的童子形象也是以红色和绿色为主的。第三部分是二者红靴童子形象之间的一个比较研究,从形象、服饰、绘画、思想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沙州回鹘石窟艺术一方面吸收了高昌回鹘石窟的特色,一方面继承了敦煌唐宋石窟艺术的传统,在对两者的融合之上产生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沙州与高昌回鹘艺术统一在一个绘画特色中,他们又保存各自有差异的部分。正是因为这种差异造成了艺术的多元化。最后就莫高窟第97窟红靴童子西夏说进行驳议,指出莫高窟第97窟童子飞天与回鹘艺术具有更多的共性及关联性。


R8.jpg


第三讲《论敦煌唐宋维摩诘像经典样式的确立——从传为李公麟的两幅维摩图说起》,由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史忠平教授主讲。《维摩诘经》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的主要经典之一,约于公元3世纪传入中土并广受欢迎,其中“维摩示病”、“文殊问疾”和“不二法门”是《维摩诘经》的核心。《维摩诘经》源自印度,但是维摩诘图像始于中土。自顾恺之首创维摩诘像以来,维摩诘图像在绘画名家与石窟美术制作者共同参与下,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名家绘画一方面在继承前代名家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变,另一方面也会对民间佛教雕刻与绘画进行总结与提升,从而确立新的样本与规范。同时,民间佛教雕刻与绘画,一方面以名家绘画为样本进行模仿和复制,另一方面也因绘制环境、所依样本、个人水平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


R9.jpg


第78期“敦煌读书班”以丝路钱币为主题,于2022年4月8日下午举办。第一讲《汉佉二体钱(和田马钱)再认识》,由西域古钱币研究专家和《汉佉二体钱(和田马钱)新探》作者周倜主讲。“汉佉二体钱”,因为正背两面分别铸有汉字和佉卢文而得名。又因为主要发现于新疆和田地区,而且大部分都铸有一匹马的图案,又被俗称为“和田马钱”。它是以希腊德拉克马为代表的西方钱币文化,与以五铢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伴随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相向而行,最后在新疆和田地区相遇后铸造的,是东西方两种钱币文化相互交融影响的产物,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活化石似的独特价值。周先生从汉佉二体钱最早版本“穴字六”钱上铭文的释读、鉴别入手,指出在两版“六铢钱”上所使用的vrarga和rgarga两个词汇中均含有胡语音节rga,且不仅仅出现在上面两版“穴字六”钱上,所有南路马钱的版别中都包含此音节,他认为这可能是古汉语“六铢”的胡语对音。


R10.jpg


第二讲《早期贵霜铜币版别初探》,由丝绸之路古钱币收藏家周韬主讲。周先生就贵霜王朝丘就却、威玛·塔克图和威玛·卡德菲赛斯时期的钱币币型为例,从钱币的重量、正反面的图像,铭文及钱币其他细节等及方面入手,对各个版别之间的特点、差异进行梳理分析。勾勒了贵霜王朝早期铜币的完整体系,他还展示了大量的贵霜钱币实物,令大家领略了贵霜钱币的多姿多彩。


R11.jpg


第三讲《中亚粟特钱币及其多元文化符号》,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王博宏主讲。自7世纪起,中亚粟特地区开始仿制唐武德四年(621年)所开铸“开元通宝”钱币,铸行粟特中国式圆形方孔钱币,简称“粟特仿唐钱币”。她指出这一地区的粟特钱币存在本土元素和外部影响共存的特点。钱铭文字有粟特文、阿拉美文、巴克特里亚文、突厥鲁尼文,图像有王像、立人像,徽记类型丰富,表现出萨珊、拜占庭、中国影响因素。仿唐钱币以圆形方孔为表现形式,铸造,铜制,甚至在某些钱币上还有汉字“开元通宝”“元”等元素,都表现出中式货币的影响特征。


R12.jpg


第79期“敦煌读书班”于2022年4月22日下午举办。第一讲《甘肃岩画的分布及研究价值初识》由兰州财经大学教授、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副会长高启安主讲。岩画是今人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生产、生活和原始信仰的重要形象史料。甘肃作为一个岩画大省,早在西晋时期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甘肃境内的岩画多数在河西走廊,与古代丝绸之路结伴分布。大致处在农耕与游牧生产方式的分界线上,是早期农耕与游牧生产方式的分水岭。不论其内容题材、凿刻方式及表现手法,与新疆及更远的中亚岩画,以及青海岩画、宁夏岩画、内蒙古岩画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它们是早期人类交流的例证,是丝路交流之先声。


R13.jpg


第二讲《清代宝巩局铸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以甘肃钱币博物馆馆藏宝巩局铸币研究为例》由甘肃省钱币学会许朝霞主讲。宝巩局是清代西北地区重要的地方官营铸币机构,自康熙六年至同治三年,几经停铸重开,所铸钱币不同时期质量参差不齐。她以甘肃钱币博物馆馆藏244枚宝巩铸币为样本,对宝巩局在康熙、雍正、咸丰、同治四朝的铸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宝巩局铸币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她指出宝巩局作为清王朝官方铸币机构,其设立、中止、复开、停铸与当时社会经济及现实情况下清政府的应

第三讲《敦煌文献中的回鹘名称考》由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路虹博士主讲。在敦煌文献中,对回鹘的指称比较复杂,除了“回鹘”“回纥”之外,常以“猃狁”代指回鹘。敦煌写本也常以“匈奴”“凶奴”“突厥”来代称回鹘。除此之外,也以“北虏”“獯戎”“东羌”“羌戎”“鬼方”等代指回鹘。这些称谓作为泛称,多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需要认真考证方可发现其与回鹘的关联。


每位发言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评议,然后进入讨论环节。由于事先在读书群内已将论文挂出,大家可事先阅读,而且在发言时表述比较充分,也给予了听众充分的讨论空间,故讨论环节每次都非常热烈,大家或提问,或批评,或质疑,或提供补充资料,总有觉得时间不够之感,收到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此阶段学术交流结合网络会议采用线上交流的模式,在讲座期间,学者们通过语音及视频的方式与各地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加之三大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使得学术氛围极其浓厚活动顺利的开展有赖于学术界各位学者对于学术的热爱以及求知的热忱,同时也期待“敦煌读书班”能够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