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莫高讲堂”首次开讲 敦煌研究院接续传统

时间:2016-12-13 11:47:50 来源:《敦煌研究》编辑部 作者:文 网络中心 | 图 吴绍侠 点击:

      

    12月12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莫高讲堂”在莫高窟前、宕泉河畔的敦煌研究院大报告厅开讲。
 
    根据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记载,莫高窟自隋代已有讲堂之制,千百年来莫高窟僧众建造讲堂,讲经说法。时值今日,敦煌研究院远袭千余年敦煌先贤之传统,近承七十余年莫高学人之文脉,接续传统,设立“莫高讲堂”。
 
    “莫高讲堂”首讲——敦煌研究院2016年度学术成果报告会的第一讲,邀请了敦煌研究院的四位学者开讲,让众人分享他们在本年度的研究成果。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受领导班子委托致辞。张先堂表示,“莫高讲堂”的开办是敦煌研究院学术研究工作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基于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研究、弘扬”的办院方针,“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弘扬是目的”是其关系。虽然我院地处沙漠戈壁,生活条件艰苦,但七十余年来我们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敦煌学学者,前辈们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塑造了优良的学术传统,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我院长期坚持在每年都举办不同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塑造出了敦煌学的重要学术品牌——“敦煌论坛”。今天,我院承袭莫高窟的古老传统,设立“莫高讲堂”,旨在为促进基础研究,追踪学术前沿,发表新颖观点,激荡研究理念,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推动敦煌学发展而营造一个具有专业品位的学术讲坛。
 
    今天的“莫高讲堂”由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国主持。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馆员、副院长罗华庆研究馆员及多位敦煌学青年学者聆听了“莫高讲堂”首讲。
 
 
    第一位主讲人是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馆员,他主讲的题目是《裕固族及其先民对敦煌文化的贡献》。杨富学首先介绍了裕固族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省份——甘肃的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历史上唯一形成于敦煌的古代民族。他通过语言学对比溯源,结合文献材料分析判定出裕固族形成于今天的敦煌地区。同时深究裕固族的来源,一是河西回鹘,尤其是沙州回鹘(黄头回纥),二是河西蒙古豳王家族及其属部,尤其是沙州西宁王和瓜州肃王分支。二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融合,于明朝初期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撒里畏吾尔,1953年以后,统称裕固族。裕固族先民长期活动于敦煌一带,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首先,河西回鹘,尤其是沙州回鹘在敦煌留下了数百件回鹘文写本、大量回鹘文题记和23个回鹘洞窟;其二,蒙古豳王家族于1276年开始入驻酒泉、敦煌、瓜州等地后,建立豳王乌鲁斯,主管东起陇西,西到吐鲁番的军务,兴修驿道,发展经济,在回鹘的帮助下,修复文殊山石窟、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多处洞窟;其三,在蒙古豳王家族的支持下,回鹘佛教文化得以持续发展,与维吾尔族的伊斯兰化走向不同道路,蒙古贵族在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但在文化上却逐步回鹘化,为裕固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杨富学先生的研究为裕固族先民对于莫高窟营造的贡献,以及莫高窟中诸多洞窟的时代判定,特别是对于西夏和元代洞窟的断代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新坐标。
 
 
    第二位主讲人是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陈菊霞研究馆员,她主讲的题目是《悬泉镇与榆林窟》。她首先介绍了悬泉镇的概况:这座故城遗址,距离今瓜州县锁阳城镇西北二十里,俗称“破城子”。关于这座故城的历史沿革,学界存有争议。陈菊霞女士综合各家观点及有关史料认为,该故城是汉代的广至县址;在唐代,称作“悬泉堡”,为悬泉守捉驻地;到了归义军时期,是“悬泉镇”镇址所在地。在归义军时期,无论瓜沙二州的军镇建制如何变化,悬泉镇都一直保留不变,说明了悬泉镇的重要性。榆林窟,在悬泉镇南70里。在归义军时期属悬泉镇境地。因为二者相距较近,且有统属关系,所以,悬泉镇的各级官吏和百姓对榆林窟的营建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陈菊霞也纠正了学界误将榆林窟第34、35、36窟视为“曹家窟”的论断。
 
 
    第三位主讲人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研究馆员,主讲题目是《于阗白衣立佛瑞像研究——从敦煌壁画中的于阗白衣立佛瑞像图谈起》。张小刚首先列举了敦煌壁画中的瑞像图,特别是身着白色袈裟的于阗立佛瑞像,多数在背光中布满化佛或者头上戴冠系带。与丝绸之路上其它地区的相关图像进行对比,如斯坦因在新疆和田地区法哈特伯克亚伊拉克(Farhad Beg Yailaki)遗址发现的两块白衣立佛木板画,在热瓦克佛塔寺院发现的两尊背光中布满化佛的大立佛。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抢救发掘了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遗址,其中背光中布满化佛的白衣大立佛再次面世,证实以上是敦煌壁画中相关造像的原型。新疆克孜尔等石窟中也发现了在背光中布满化佛的立佛像,这种造象样式,与舍卫城神变故事对佛教造像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在犍陀罗艺术中也有这种造像形式的原型。在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0窟石柱表面的壁画上,也有5-8世纪绘制的白衣佛。他的报告使大家了解了白衣佛造像从印度到西域,再到敦煌的传播情况。
 
    第四位主讲人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马兆民馆员,主讲题目为《莫高窟第431窟“乾基罗”和“茂持罗”图像考》。她将莫高窟第431窟被称为 “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的两铺壁画,与出土于山西晋城青莲寺上寺大殿的石刻中的图像进行对比,同时结合佛经和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等资料综合分析,考证其分别为“乾基罗”和“茂持罗”,即是《大方等陀罗尼经》出现的梦王形象。这一研究既将莫高窟第431窟中的两铺图像进行了准确解析,也是《大方等陀罗尼经》曾经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最好佐证。
 
 
    讲座期间,听讲人与主讲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最后,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惠民研究馆员受邀发表寄语,他说到,长久以来,敦煌研究院致力于鼓励青年学者与资深学者积极进行学术交流,教学互长、合力共建,如此使得敦煌学薪火相传,具有更为璀璨的学术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