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敦煌之缘:人和人心灵的沟通——纪念上原和先生

类别:新闻公告 时间:2017-03-20 15:57:08 来源: 作者:赵声良 点击:

 
    (今年2月9日,传来了著名学者上原和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悲痛之余,想起与上原和先生相处的时光,难以忘怀,因写小文以为纪念。)
 
    20世纪90年代,我到东京开始了为期7年的留学生活。虽说是远在异国,举目无亲。但时常会遇到一些与敦煌有缘的日本学者,他们总是热情地关心从敦煌来的年轻人,上原和先生就是令人难忘的一位长者。
 
    我到成城大学读书的时候,上原先生已经退休不再上课了。我的导师东山健吾先生就是上原先生推荐到成城大学当教授的,也是继承上原先生继续进行佛教艺术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因此,对上原先生早就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初到东京不久,就接到上原先生的电话,邀请我们几个从敦煌研究院来的人到他家去小聚。我没想到上原先生会直接打电话给我,心想他是一个大学者,我们只是无名小辈。但听到上原先生在电话那一头平易近人的讲话,令人感到亲切,顿时放下了心头的顾虑。上原和先生自1979年第一次去了敦煌后,又有很多次到敦煌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跟敦煌研究院老一辈学者常书鸿、段文杰、施萍亭、樊锦诗等都很熟悉,因此,只要听说敦煌有人来了东京,他一定要邀请到家里做客。
 
    上原先生家在东京远郊的川崎市一处住宅区,是一座日本式的二层小楼,前面一个小院,记得门前还有一点斜坡,有几棵大树和一些小树丛。进入玄关(栅栏小门),一条石板铺成的小径弯弯曲曲穿过树木通到屋前。上原先生还在客厅里把他珍爱的一个屏风展示出来,屏风上装裱了一件中国南朝画像砖的拓片,他一直很喜欢,每到重要的时节,就拿出来展示。我们从日本的饮食谈到中日文化的异同,谈到丝绸之路上的一些趣事,从中可以感受到上原先生深厚的学养和宽厚的为人。虽然此前上原先生也多次到过敦煌,但真正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聊天,这还是第一次。
 
    上原和先生的性格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温和慈祥的长者。他家里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和为贵”。他常跟我讲,他最喜欢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和谐源自每个人自身和自己的家庭,只有家庭和谐才能带来社会和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每个人能把对家人的爱推广到全社会,社会也就和谐了。从上原和先生身上,我看到了日本老一辈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他们有较深的古文功底,热爱传统的儒家思想。
 
    此后,在日本数年间差不多每年都会受到上原先生邀请,到他家过年。或者陪同敦煌来的同事拜访上原先生,在多少次的交流中,使我有机会向上原先生请教日本学者的一些治学方法,了解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上原先生家过年,一般都是和成城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去的。八木春生是上原和先生的得意门生,也是我们的学长,八木的夫人长谷川也是成城大学毕业的。通常都会由八木先生夫妇来联络一年一度在上原先生家的聚会。经常参加聚会的还有北村永、小林仁、斋藤龙一、山口香代子等同学。斋藤龙一在大阪市立美术馆工作,小林仁则在奈良的大和文华馆工作,每年他们俩都要专程从关西赶到东京来上原先生家过年。
 
    日本人是过新历年的,每年的元月2日,就是我们在上原先生家举行新年会的日子。那时,就会看到上原先生家的门前两旁装饰着门松,客厅中央在日本式的朱漆盘子内摆放着镜饼和屠苏——这都是日本过年特有的祝贺新春装饰。日本人吃年夜饭不象中国人那样丰盛,但很特别,日语称为“お节料理”,一般都是冷餐。上原先生告诉我们,由于日本家庭主妇们辛苦了一年,到过年的时候,为了让主妇们也轻松一点,就会提前做出一些冷餐,因此,年夜饭是非常特别而简易的,借此也让一家人别忘了家庭主妇的辛苦。成城大学的同学们围绕在上原先生周围,一起谈论佛教艺术的问题或者中国、日本的新鲜事,不觉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
 
    由于我在日本的时间长,上原先生随时会问我是否有新从敦煌来的学者,只要有敦煌研究院的学者到东京来,上原先生便会邀请到他家做客,一起聊聊敦煌石窟和相关的问题。记得殷光明、苏伯民、丁淑芳等同事到东京时,也是我陪着他们去拜访上原和先生的。
 
 
2002年在上原和先生家。左起:上原和、殷光明、赵声良
 
    1991年上原和先生的著作《玉虫厨子:飞鸟白凤美术样式史论》由吉川弘文馆出版,这是上原和先生数十年时间研究日本美术史的代表作。日语中的所谓“厨子”就是指佛龛,但与我们通常石窟中的那种敞开的佛龛不同,而是木制的有门的龛盒形式。龛内有佛像,在礼拜活动时打开门,可以观瞻礼拜,平常是可以关住门的。厨子从内到外都有彩绘,内容为佛说法图和佛教本生故事之类。玉虫厨子是日本国宝级的文物,除了玉虫厨子,日本保存的古代厨子还有不少,如同样保存在法隆寺的橘夫人厨子(奈良时代)也比较有名。上原和先生花了数十年功夫持续不断地研究玉虫厨子,对其中彩绘的内容,如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等内容作了深入的考证,与印度、中亚、中国古代佛教艺术作了细致的比较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美术样式及源流,从而对日本飞鸟、白凤时代(7世纪前后)的佛教美术样式提出的自己的看法。这部著作可以说奠定了上原和先生在美术史研究上的重要地位。但上原和先生的学术研究不仅仅在于此,他曾对圣德太子及其活动时代(6世纪下半叶至7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佛教文化作了广泛的研究,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1975年,他的著作《白色斑鸠之路——圣德太子》荣获第7回龟井胜一郎奖(这一奖项主要是奖励文艺理论方面的优秀著作,自1969年开始由文艺评论家龟井胜一郎的遗族设立,每年一次,每次评出一至二部著作授奖,共颁发过14次,有19人的著作获过奖)。虽然他研究的重点是日本古代佛教美术,但由于佛教艺术的源流相关,他的研究扩展到了中国、印度和中亚地区。对犍陀罗佛像、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雕塑和壁画相关的问题都有过独特的研究,如对犍陀罗弥勒像的净瓶,对龙门石窟古阳洞的营建年代等方面都提出过极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上原和先生毕业于九州大学,他在九州大学读完硕士课程就到宫崎大学任教,后来到了成城大学,历经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直到70岁退休。还担任过文艺学部的部长和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的科长。由于上原和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退休后成城大学仍聘他为名誉教授。1992年,他以著作《玉虫厨子 飞鸟・白凤美术样式史论》作为博士论文,获得了九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其时他已68岁。日本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不容易取得,大多数人都是把博士课程修完,参加工作之后许多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再回母校申请博士学位。但临近退休了再去申请博士学位,也是较少见的。其实,早在1964年他就完成了《玉虫厨子研究:飞鸟・白凤美术样式史论》,并由日本学术振兴会出版。但在其后的20多年间,他不断地到中国、印度等地考察,不断深化研究,直到1992年修订完备,由吉川弘文馆出版。上原和先生对于学术的严肃性和完美性的孜孜以求,令人非常感动。
 
    20世纪80年代,在平山郁夫先生的努力下,由文化振兴财团资助,敦煌研究院每年派遣研究人员到东京艺术大学进行研修。不久,日本经济新闻社也决定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人才,每年资助一名青年到成城大学学习。派遣到成城大学的青年就是跟随上原和先生学习的。上原和先生对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不仅在学习上多方指导,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退休后,培养敦煌方面年轻人的工作已由东山健吾先生来承担,但上原和先生仍时时关心敦煌研究院的学员,经常会招待他们到家里吃饭,顺便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术界有感于日本老一代敦煌学家大多年事已高,而年轻的敦煌学专家却很少,上原和、平山郁夫等先生共同策划了一个项目:由朝日新闻社出资派遣年轻学者前往敦煌进行短期学习和考察,以此推动日本年轻一辈学者对丝绸之路与敦煌艺术的研究,培养下一代敦煌学研究者。1995年朝日新闻社组织学者们访问敦煌时,朝日新闻社正式向敦煌研究院提出了这一设想。上原和先生跟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说:“80年代是由敦煌研究院派遣人员到日本学习,到了90年代,可否让日本的学者也到敦煌进行研修呢?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日本在敦煌学方面的进展,还可以更紧密地加强中日友好的纽带。”段先生对这一设想非常赞赏,这项计划得到了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于是日本方面成立了“敦煌研究员派遣活动”评审委员会进行选拔人员和对后期成果的评价。委员会由著名画家平山郁夫、著名学者池田温、上原和、上原昭一、上山大峻、水野敬三郎、西川杏太郎以及朝日新闻社负责人组成。上原和先生担任委员长,主持工作。从1997年到2005年间,派遣活动进行了九次,其中第7次因为“非典”的影响而取消,实际派遣有8次,共有22人次派往敦煌进行研究工作。上原和先生积极参与并主持这一事业,除了事先进行选拔和考核外,还对选定的人员进行先期教育,向他们介绍敦煌的相关情况,提供各种咨询,解决年轻人的疑难问题,使这些派往敦煌的研究人员心里倍感温暖。上原先生以他的学问和人格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被派遣到敦煌进行研究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已在敦煌石窟研究方面有不少建树,成为有影响的学者,如早稻田大学的滨田瑞美、大西磨希子、成城大学的北村永、田中知佐子等后来都发表了较有价值的论文,还有的学员因这次机缘,促成了到中国留学的经历。回顾这连续十年的派遣工作,上原和先生深情地说:
 
    “我之所以衷心希望日本的年轻研究者去敦煌学习,也是因为我自己年轻  时就憧憬敦煌,直到过了天命之年的1979年4月才有机会实现了首次敦煌之旅,那种感动至今难忘 。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后,敦煌莫高窟刚刚开始向外国人开放。在感受壁画、塑像魅力的同时,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夫妇以及研究所各位朋友对我们的热情接待也使我们深受感动,铭刻在心。当时常书鸿先生以及参加欢迎会的朋友们最关心的是法隆寺壁画的保存状况。
 
    我深切希望参加跨度十年之久的“敦煌研究员派遣”活动的各位同仁在传播敦煌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将人与人间心灵沟通的重要性传达给年轻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上原和先生长期以来对敦煌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可知道,上原和先生不仅仅是对于敦煌艺术本身的关注,他更注重文化遗产在人与人心灵沟通方面的意义。数十年来,由于敦煌艺术,我们与世界很多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跟我们打交道的不仅仅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还有社会各界的人士。都是因为关心、关注敦煌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使我们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正如上原和先生所希望的那样,由敦煌艺术而构筑起来的中外友好交流之路将永远继续下去。
 
 
 
    附:上原和先生著作目录
 
    《玉虫厨子の研究 飛鳥・白鳳美術様式史論》日本学術振興会 1964
 
    《聖徳太子 再建法隆寺の謎》三彩社(東洋美術選書) 1969/講談社学術文庫 1987
 
    《斑鳩の白い道のうえに 聖徳太子論》朝日新聞社 1975/朝日選書、朝日文庫、講談社学術文庫で再刊
 
    《斑鳩の塔に雲流れて わが回想の聖徳太子》主婦の友社 1979/《わが回想の聖徳太子》中公文庫 1994
 
    《斑鳩・西の京》平凡社カラー新書 1979 写真:土門拳/新装版1997
 
    《トロイア幻想 わが古代散歩》PHP研究所 1981/《トロイア幻想 古代憧憬の旅》講談社学術文庫 1989
 
    《仏法東流》学生社 1987
 
    《人間の美術 3 仏教の幻惑 飛鳥・白鳳時代》学習研究社 1989/新装版 2003
 
    《玉虫厨子 飛鳥・白鳳美術様式史論》吉川弘文館 1991
 
    《大和古寺幻想 飛鳥・白鳳篇》講談社 1999
 
    《世界史上の聖徳太子 東洋の愛と智慧》日本放送出版協会(NHKブックス) 2002
 
    《法隆寺を歩く》岩波新書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