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莫高窟第390窟“幽州总管府长史”是谁

时间:2017-04-21 16:31:58 来源: 作者:王惠民 点击:


 
    莫高窟第390窟位于南区北侧二层,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龛,平面方形,东西进深6米、南北6.2米,这是一个较大的洞窟。学术界一致认为该窟为初唐早期洞窟,但在考古分期上划入隋窟。该窟壁画题材奇特,供养人像多达98身(不含侍从)。男供养人像始于西壁龛下北侧至北壁,前三身为引导僧,后面为世俗人物,第10身一主四从,氅服,捧花盘,题名是:“囗囗囗囗幽州总管府长史囗囗囗囗囗囗(一心)供养”(《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录作“囗囗囗囗(大觉修明)幽州总管府长史……供养”)。
 
 
390窟题记特写
 
    幽州即今天的北京是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主要防御突厥入侵,所以史籍记载幽州是“重将出镇”之军事重镇,《隋书》卷八四《突厥传》记载开皇初年:“沙钵略勇而得众,北夷皆归附之。及高祖受禅,待之甚薄,北夷大怨。会营州刺史高宝宁作乱,沙钵略与之合军,攻陷临渝镇。上敕缘边修保鄣、峻长城以备之。仍命重将出镇幽、并。”
 
    幽州总管府原为北齐东北道行台,北周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改为幽州总管府,《周书》卷六《武帝纪下》记载建德六年二月:“乃于河阳、幽、青、南兖、豫、徐、北朔、定,并置总管府。”《资治通鉴》卷一八〇记载,大业元年(605)废各地总管府,径称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记载:“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其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至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记载:“幽州大都督府。隋为涿郡。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营、辽等八州。幽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固安县属北义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总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即武德元年(618)设复设幽州总管府,七年(624)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也就是说,幽州总管府存在的时间是577—605年和618—624年,有学者认为“第390窟的艺术风格与初唐比较一致,其供养人‘幽州总管府长史’的题名亦当写于武德元年至七年间”,即618—624年间。
 
390窟北壁供养人像(局部)
 
    按照惯例,供养人行列最前面的是引导僧和窟主的亡故祖先,然后才是真正的窟主,第19身为一主四从,氅服,捧花盘,榜题高15厘米、宽8厘米;第20身为一主五从,圆领襕袍,捧花盘,榜题高17厘米、宽9厘米。每个榜题大约可以写下3—4行题记,推测他们才是窟主,但目前看不出文字和分行的墨线。而前面的十余身供养人可能是窟主已亡的先辈。总管府最高长官为总管,总管府长史地位仅次于总管,掌兵马。第390窟的“幽州总管府长史”地位不低,他是谁呢?
 
    北周瓜州刺史李贤的儿子李崇(536—583)曾任幽州总管府总管,但时间很短。《隋书》卷五五《周摇传》记载:“开皇初,突厥寇边,燕、蓟多被其患,前总管李崇为虏所杀。上思所以镇之,临朝曰:‘无以加周摇者。’拜为幽州总管六州五十镇诸军事。摇修鄣塞,谨斥候,边民以安。后六载,徙为寿州。”则周摇的上一任是李崇。《隋书》卷一《帝纪》记载:“(开皇三年五月)幽州总管阴寿卒。……(七月)以豫州刺史周摇为幽州总管。”这里没有提到李崇,但此前的幽州总管是阴寿,此后是周摇,《隋书》卷五一《长孙览、从子炽、炽弟晟传》记载:“开皇元年……修筑长城,发兵屯北境,命阴寿镇幽州,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人以为之备。”则阴寿开皇元年即任幽州总管,卒于开皇三年五月。《隋书》卷二《帝纪》记载:“(开皇十一年三月)以幽州总管周摇为寿州总管。”可知周摇任幽州总管是开皇三年七月至开皇十一年三月,长达8年(但《周摇传》记载“后六载,徙为寿州”,存疑)。因此李崇任幽州总管在开皇三年五月至七月间,仅短短二三月而已。
 
    《隋书》记载李崇曾担任幽州总管,但朝廷任命当有一段时间,很有可能他只是幽州总管长史,阴寿卒后,他临时掌管幽州事务,朝廷来不及任命就战死沙场,所以《隋书》卷一《帝纪》才记载:“(开皇三年五月)幽州总管阴寿卒。……(七月)以豫州刺史周摇为幽州总管。”没有李崇任幽州总管的记载。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第390窟的“幽州总管府长史”就有可能是李崇了。考虑到第390窟的下方的第331窟、332窟就是李穆后代开凿的洞窟,这一推测应该有一定道理的。
 
    第390窟或许与李家存在关联,窟主可能就是李克让之祖、李达之父李操。
 
    大业十年(614),李贤、李穆后代遭受灭顶之灾。《隋书》卷三七《李穆、子浑。穆兄子询、询弟崇、崇子敏传》记载:“后帝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于是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这里记载“于是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是把李贤之后的李敏、李穆之后的李浑作为32位死难者的代表。
 
    《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记载,李渊武德元年(618)五月即位,八月即下诏平反:“隋右骁卫大将军李金才、左光禄大夫李敏,并鼎族高门,元功世胄,横受屠杀,朝野称冤。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冤旌善,无忘寤寐。金才可赠上柱国、申国公,敏可赠柱国、观国公。又前代酷滥,子孙被流者,并放还乡里。”
 
    《圣历碑》(《大周沙州效谷府校尉上柱国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记载李穆之子李操在隋代就任职敦煌,担任大黄府上大都督、车骑将军。《圣历碑》记载的332窟窟主李克让的世系是:李穆(509—586)—李操—李达—李克让,但奇怪的是,《隋书》等传世文献均未记载李操。
 
    李克让兄弟修建的洞窟即今第332窟,其父李达修建的洞窟一般认为是第331窟。那么,李达之父李操是否也开凿一窟呢?隋代敦煌开窟百有余,李操叔父李贤任北周瓜州刺史时也开窟(一般认为是莫高窟第290窟),李操在敦煌担任“隋大黄府上大都督”,他开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第332窟上层的第390窟,最有可能是李操功德窟。窟中留下了李氏家族的先人“幽州总管府长史”李崇的供养像。
 
    从李敏“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千牛”看,李崇有广宗公之爵位。又,《隋书》卷八四《突厥传》提到“上柱国李崇屯幽州”。综上述职官,第390窟“幽州总管府长史”的完整文字可能是“故上柱国幽州总管府长史广宗公崇一心供养”。
 
    原文标题《敦煌莫高窟第390窟“幽州总管府长史”题记考》,全文载敦煌研究院编《2014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