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著名学者葛承雍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时间:2017-10-26 11:17:45 来源:敦煌研究院 作者: 宋焰朋 点击:

    2017年10月22-27日,应我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的邀请,著名学者葛承雍教授前来我院讲学。期间,葛教授先后做了题为“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和“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的两场讲座。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主持,我院考古研究所、《敦煌研究》编辑部、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敦煌学信息中心、科研管理处、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接待部、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等部门的约3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了讲座。

 
 
 
葛承雍教授在作讲座
 
    第一讲“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葛教授根据一个世纪来考古文物的新收获,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内容要求,分别从商道与驿站、商人与贡使、丝绸与织物等十二个小专题详细介绍了中西方国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交流,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葛教授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再现了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大家从不同角度关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播。他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沟通了欧亚大陆上草原游牧民族与农业定居民族的交流,促成了多元文化的文明史泱泱发展。
 
    第二讲“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葛教授从“汉人对胡人眼睛的观察”、“唐人诗歌对胡人眼睛的观照”、“胡俑雕塑中刻画的眼神艺术”、“胡人眼睛写实、写照与写意余论”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古代工匠对胡人眼睛的刻绘。讲座中葛教授运用大量文物图像展现唐代的诗史景观,突破了只见文字描述不见人形灵魂的固定模式,给了我们认识中古历史、艺术史、文学史和外来文明史等等传奇世界中的启迪。他指出:唐诗与唐俑的独到对接和交汇印证,是目前学术前沿进行“史诗互证、以图证史”的拓展,唐诗与唐俑对胡人眼睛的描绘,是胡汉文化最醒目的区别标识之一,既是文人与工匠的艺术映衬,也是中古社会史诗气象的契合。岑参的“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李贺的“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笛”;以及其他唐代文学家对胡人眼睛的形容,令人感到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民族人种的文化符号。
 
    葛教授的两场讲座立意新颖、视野宽阔、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分析深刻、启发性强,充分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学术思想。在讨论环节中,葛教授对我院专家、学者提出的学术问题都给予了耐心、充分的解答,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两场讲座学术信息丰富,对我院科研人员在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上有很大的启发。
 
 
聘书颁发

   讲座后,张先堂副院长代表敦煌研究院向葛承雍教授颁发聘书,并聘请他为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附:葛承雍教授简介:
 
    葛承雍,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专业与文学院文化审美双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三五工程”人才,1998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才”。自1981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有《唐都建筑风貌》,《唐代国库制度》,《古迹新知》等14种著作,获得省部委等社科优秀成果奖共15次,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被评选为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
 
    曾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文物》月刊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文物出版社总编辑。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退休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