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第43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时间:2018-08-16 10:45:01 来源:敦煌研究院 作者:文/图 闫珠君 点击:

         

8月13日下午,第43期“敦煌读书班”在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开讲。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联合主办的“2018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8月18-22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按照惯例,凡是本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院内代表提交的论文需在会前进行报告,以确定是否提交大会,是否发言,同时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补充、修订。应讲论文9篇,由于杨富学、米小强论文:《贵霜王朝大夏建立说献疑》在第41期“敦煌读书班”已经讲过;赵晓星:《西夏时期敦煌涅盘变中的“抚足者”》,因公外出,实讲7篇。


第一场(14:30-15:30)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主持。


b1.jpg


(张俊民研究员)


1.杨富学、刘源:《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敦煌民族及其活动》


汉代敦煌民族分布状况,以及汉政府对敦煌乃至河西地区民族事务的管理,史书仅有一言半语的记载,而河西出土汉简,如悬泉汉简、马圈湾汉简、居延汉简等,对敦煌地区乃至河西地区之民族活动却有不少记载。从这些简牍资料可以看出,汉代敦煌,作为西出中原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华戎交汇之地。当地既有羌、小月氏、匈奴等族群栖居,乌孙、大月氏等自敦煌西迁之民族以及康居、车师等亦频频东来与汉交往。汉政府为管理当地民族,设置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机构,如阳关都尉下设的“候官”,以及护羌校尉、护羌使者、护羌从事、主羌使者、护羌都吏等,汉简所见“匈奴译”“羌胡译”应为汉政府为沟通各民族而设立的翻译人员。


b2.jpg


2.邰慧莉:《俄藏敦煌文献中的转帖》


转帖是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藏敦煌文献中约有社司转帖40件,虽数量不多,而且多数为残片,但其种类较为齐全,应在敦煌社邑文献占一席之地。


b3.jpg


3.王东:《出土文献所见吐蕃民众社会财富观念考索》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最为繁盛的时代,四海咸服,八方来朝,丝绸之路的通畅进一步刺激了商业贸易的繁荣,推动着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繁荣影响着社会其他层面改变。中国传统社会中“市农工商”的阶层排序观念一直影响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初唐之时,朝廷初定官品令,唐太宗言:“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唐太宗的这段话恰恰表明了唐初统治者对商人的态度依然与传统观念一样,并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对商人阶层是一种排斥态度。至玄宗朝,经济繁荣达到鼎盛,诗人杜甫在《忆昔》中描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尽管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富庶程度,至于社会层面,对商人阶层(包括财富)的态度悄悄发生着变化,当时长安巨贾王元宝甚至可以随意得到皇帝的召见,唐玄宗认为“至富可敌贵,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既然皇帝能因其财富而接见,从言语中也透露出当时社会观念中对财富乃至商人阶层的认可态度。


b4.jpg


4.黄京:《唐代的告身文书与敦煌的僧官授予——<洪䛒碑>》


《洪䛒碑》和P.3720文献,保存了多通晚唐时期僧官的授予告身和敕牒文书,学界对这些文书的研究,多关注于文书内容,而对文书的本身格式及相关行政运作关注度不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是指出P.3720所存第六通“黄牒”字样的文书可能是敕牒而非告身,二是通过敕牒和敕授告身的文书运作一般程序,复原出悟真继任都僧统敕牒和洪䛒告身的行政运作模式。


b5.jpg


第二场(16:10-17:10)由敦煌研究院杨秀清研究员主持。


b6.jpg


(杨秀清研究员)


5.王志鹏:《敦煌愿文的文学表现述略》


敦煌写卷保存有不少发愿文、斋文、礼忏文、祭文,还有“诗不像诗,词不像词”,内容具有咒愿性质的“儿郎伟”、驱傩时用的歌词,以及其它各种实用性文体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学者将其中以表达祈福禳灾为主要内容,及兼表颂赞的多种作品,均称作“愿文”,把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石窟题记和绢画、幡缯中所有的愿文,统称为“敦煌愿文”,并指出敦煌愿文曾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宋初的敦煌地区,对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有重要影响。为论述方便,笔者也用“敦煌愿文”这一名称来概称以上多种文学作品。正如《敦煌愿文集》编校者在《前言》中所说:“帝王高官、名僧大德都以佛教为宗旨而创作愿文,敦煌愿文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因此,有人将敦煌愿文直接称之为“敦煌佛教愿文”,具体又分为礼仪、修持、祈福禳灾、丧葬、综合类。由此也可见出佛教与敦煌愿文之间的密切关系。


b7.jpg


6.杨森:《从北魏晚期“奚琴”胡琴图像说起》


通过从台湾中台世界博物馆调查所得北魏晚期《佛造像》上飞天伎乐拉奏“奚琴”、宋代《乐书》“奚琴”图像、敦煌西夏《千手观音变》“奚琴”图像、敦煌西夏飞天伎乐“奚琴”图像资料、宋《番王按乐图》“胡琴”图像等和相关文字资料,有助于探讨“胡琴”乐器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北魏时代出现的“奚琴”对后来欧亚地区拉弦乐器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奚琴”图像,为该种乐器产生的时间及源头提供了非常形象的资料,它在中国古代音乐乐器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b8.jpg


7.郭俊叶:《于阗皇室与涅盘寺》


敦煌莫高窟天王堂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其壁画内容、名称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人,有学者已对天王堂的名称提出了质疑。通过调查,笔者补充了天王堂内发愿文及供养人题记的若干字,发现天王堂本应为涅槃寺,新识读出的字也为解决此塔堂的相关问题打开了一扇窗口。本文就相关方面进行论述。


b9.jpg


针对以上学者的讲座,与会学者纷纷发表个人见解,提出了多种不同意见,也提供了不少新资料,同时,针对研究范围及文献资料,学者们也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