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敦煌研究院第58期“敦煌读书班”附讲座全文

时间:2019-11-21 15:55:38 来源:人文研究部 作者:文/图 冯柔飞 点击:

         

2019年11月15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58期“敦煌读书班”在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


2019年10月28日“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九讲”举办,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原所长李正宇研究员主讲《音韵通假丛识》,原计划讲五个议题,结果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了两个(从“居次”说起、ɡ-J对转问题)。李先生诙谐幽默,深入浅出,化腐朽为神奇,使大家脑洞大开,甚至一些原本抱着凑热闹心理的初学者都认识到音韵学的重要。应大家的要求,征得李先生同意,这次读书班改为一言堂,接讲余留三问题,虽不无联系,而又各自独立,不会因为没有听前二讲而接不上岔。考虑到音韵学的专业性,特聘请在音韵学方面富有造诣的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杨同军教授主持并评议。


Z1.png


李正宇研究员


Z2.png


杨同军教授


李正宇先生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ɡ之旁转k、q、h、x。李先生解释了“旁转”的含义:旁转一般来说是“韵”的概念,但是李先生将其借用至“声母”,以g为例,g到j的直接转变,为对转。对转从韵的角度来说,一般指的是阴声韵和阳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g到k、q、h、x的转变,李先生称之为旁转。旁转从韵的角度来说,是指一个阴声韵变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成另一个阳韵、一个入声韵变成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一个音节的收尾音不变,主要元音的舌位高低发生了变化。


以g来看,从高得声的字发音为“gao”的有:高稿膏镐篙槁槀搞藁稁暠;为“kao”的有:犒嵪髛䯌䯪䐧;为“hao”的有:蒿嚎毫豪壕濠蠔滈皜镐暠籇鄗;为“he”的有:翯熇;为“xiao”的有:嗃歊熇藃髇。在g的转变中,g也可转为j、q。如厥,《广韵》中为居月切(ɡeit)。鳜,从厥得声,读为ɡuì,声母保留,韵从阴声韵变为入声韵。而从厥得声的字如“厥蕨橛撅噘蹶镢獗”皆读 jue;“闕阙”读为 què。


g转h的示例从“滑”字可见一斑。在《庄子天下》中:墨子弟子“禽滑釐”。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滑音骨。”在《楚辞•卜居》中载到:“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可以看出“滑”在古文中应读为“骨(gu)音”。而在现代汉语中,“滑”读为“hua”,可见此为g转h的通转之例。


g到x的转变从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八《加罗国传》中可见。《加罗国传》中载到:“加(ɡɑ)罗国,三韩种也。建元元年,国王荷知使来献,诏曰:“加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其中加罗国即新罗国。在《广韵·真韵》中:“新,息邻切。”息,心纽(s),北方多变读为晓纽(h x)。古无x音,“息邻切”读作“hen(很)”。“加(ɡɑ)罗国”的加(ɡɑ)与“新(hen)罗国”的新(hen),一阴一阳,互为对转。


之后李先生通过大量的古文及字词的释例分析讲述了k、h的对转和旁转的情况,其释例之丰富,语言之简明,令人受益匪浅。


李正宇先生发言结束后,由主持人杨同军先生进行评议。杨同军教授从事音韵学研究多年,颇有建树,现为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甘肃省教育厅“中国语言文字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专家,出版专著《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校订《世说新语——学生国学丛书新编》(商务印书馆,2018年)。他对李先生讲座的评议高屋建瓴,发人深省,进一步深化了听众对讲座的认识。然后进入讨论环节。讨论环节非常热烈,大家在发言时根据李先生的讲述以及自身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很多问题和想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收到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讲座海报发出后,各地纷纷有要求讲稿与录音者,为便于大家进一步学习,应读书班负责人杨富学教授所请,李正宇先生慷慨应允将讲义全文刊于本公众号,同获乐果(全文拟正式刊于《丝绸之路》2020年第1期,感谢冯玉雷社长的支持)。




声韵通假丛识


——喉音声母之变


李正宇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从“居次”说起


《汉书·常惠传》载:常惠“获单于父行(hang)及嫂居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居次)匈奴女号,若言公主也。”


《汉书·匈奴传下》:“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李奇曰:“居次者,女之号,若汉言公主也。”


问:“汉代‘居次’读何音”?答曰:汉代“居次”音ɡu zi(居,形声字,从古得声,古文作“图片2.png”。《广韵》居“九鱼切”,“九”,魏晋以前古音读ɡou;“鱼”,魏晋以前古音读。我这里所谓“读古音”,只是读近似的古音,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音,因为我们还不知道那个字是它当年的准确读音图片3.png。

《诗·北风》:莫赤匪狐(hu),莫黑匪乌(wu)。惠而好我(o),携手同车(ɡu)。


《诗•小雅•采薇》:彼而维何,维常之华(hu)。彼路斯何,君子之车(ɡu)。


《战国策》载冯谖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图片4.png)!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ɡu)!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ɡu)!”


《史记·匈奴列传》:“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姑衍即居延。《汉书·地理志》武威郡揟次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揟音子如反(zu),次音咨。诸本作恣。”)


据此则知汉代“居次”读若ɡu zi,本为匈奴语。突厥语亦有“ɡu zi”一词,意谓女儿、小姐、公主、少妇。可能是匈奴语的遗留。后世汉语读作ju ci,是声母ɡ变为j。


《汉书•西域传•车师后城长国》:“车师后王姑句(师古曰:句,音钩)……其妻股紫陬(师古曰:陬,音子侯反)。”“股紫”音义无释,一般认为“股紫陬”为车师后王姑句妻之名。


我说车师语“股紫”即匈奴语“ɡu zi(居次)”。“股紫”音ɡu zi,即“居次ɡu zi”。“股紫陬”即“居次陬”。其号“股紫”,犹言“公主”;其名曰“陬”。“股紫”字音恰可印证“居次”的汉代读音)


汉代车,居,姑,股,呼,音通居延~姑衍~呼衍,居次~姑咨~股紫,姑师~车师(《史记•大宛列传•大夏传》:“楼兰、姑师小国耳。”《集解》:徐广曰卽车师))


2.ɡ k h之对转与旁转


ɡ k h皆属喉音,j q x属舌上音。上古无舌上音j、q、x。由此可知,后世j、q、x诸字,上古皆非j、q、x声母字。

后世出现的舌上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喉音衍变出来的。


喉音怎样衍变出舌上音的?


一是即由于音点前移,舌位上提的缘故。音韵学家谓之“颚化现象”。衍变过程是:


ɡo→ɡe→ɡi→ji


ko→ke→ki→qi


ho→ke→hi→xi


Z3.png


上古喉音声母ɡ、k、h,为甚么会衍变为j、q、x。这又是由于汉字发声时气流走行动态造成的。


二是由于发声气流强弱的变化。声韵家将发声气流强弱分析为发、送、收三种。


发声、送声例:


奇——ji奇偶  犄角  畸零   ○qi (奇怪


骑——ji班固《东都赋》:“千乘(sheng)雷起,万骑纷纭。”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人一马为一骑。○ qi 骑兵骑射


期——ji期年,期月,期日(朞年,朞月,朞日)即周年,一整月,一昼夜○ qi 日期  期望。


霸《集韵》“匹陌切”《汉书•律历志下》引《周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傍)死魄。”颜师古注:“孟康曰:‘月二日以往,月生魄死,故言死魄。魄,月质也。’师古曰:‘霸,古魄字。’” 霸魄吐气强弱之别;又,旁、傍亦同。


收声例:zhuok捉(守捉),不同于“作难”之zuó。


发声aouIebmdnlɡj r zh(气流最弱)


送声pftkh(气流强)qxchsh(气流弱)


收声作势之m,b, t, k,(“入声短促急收藏”只作势,不发声。)


声纽的通转


ɡ k h j q x


干杆秆竿玕肝赶酐ɡan    刊衎栞䳚kan   旱汗焊han


奸jiam   靬qian    搟娨xian   轩xuan


对转


上古的ɡ k h字,一部分仍保留着ɡ k h,一部分各自对转为j q x


Z4.png


ZZ.png


旁转


ɡ k h各与其邻近的声纽转变,谓之旁转。如:


ɡ转为k h q x


k转为ɡ h j x


h转为ɡ k j q


例如:间ɡan— 间jian — 閒xian— 鬜qian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汉间(ɡan)。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jian)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閒(xian)。


某著名歌唱家唱《关山月》:间读ɡan,  见读jian,  閒读xian。唐音读间(ɡan)是,而读见(jian)、閒(xian)则非。盖唐代无j x二声纽,后世出现的j x二声,唐代原为 ɡ、h。


ɡ—k扛——ɡang《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ɡang)鼎。”○今音kang扛起枪。ɡ—k(ɡang、kang)仅为吐气强弱之不同。


Zh—ch—sh峙持恃


Zh峙立,潘岳《射雉赋》:“擢身竦峙(zhì)”○ch_陆德明释文:“本亦作‘持’”;今河南话读‘恃’为chì.○sh《老子•徐无鬼》:“恃(shì)源而往者也。”


zhuàn传传车传舍驿传传略人物传记


chuán传传送传奇传说传言传道传授传家传世传颂宣传


3.ɡ之对转、旁转释例


甲、ɡ-j对转


(1)古——吉


《南史•夷貊上•林邑国》:“古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鹅的绒毛),抽其绪,纺之以作布。”


《梁书》“吉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毳(鹅的绒毛),抽其绪,纺之以作布。”


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七“迦波罗,劫贝也,即木棉树。则辨“古貝”“吉貝”者,证以‘劫贝’,则‘吉’为近。”


《通雅》卷四十三:“以佛书‘刼贝’证古贝为吉贝……闽中呼棉花为‘吉贝’,近于家贝。”


吉,中古音ɡit,《广韵•质韵》:“吉,居质切(jit)。” 逆推其上古音为ɡok。元代入声消失,由中古音ɡit,演变为ji(集)。因知《南史》之“古貝”,与《梁书》之“吉貝”音近而通,不可校以是非。


顺便提一下“声同韵变”。 以“久——记”为例: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2简《秦律十八种•工律》:“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髤(漆)书之。”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注:“甲兵,武器;”“久,读为记;”“刻久,刻上标记;”


○同书第40简《效律》“公器不久刻者,官啬夫赀一盾。”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译文:“官有器物未加标记,该官府啬夫应罚一盾。” “公器不久刻者”,意谓“官有器物未加刻标识者”。“赀一盾”,谓罚纳一面盾牌。


久,古音ɡou。  记,古音ɡi。ɡou ɡi为洪细


(2)家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凡固zhu《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輙诏大家作赋颂……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卷一:“家,音姑。汉曹大家,读作姑。”


汉·焦延寿《易林》:“三足孤乌(wu),灵明为御(you);司过罚恶(wu),自残其家(ɡu)。”


贾ɡu 商贾 行贾     又音jia贾谊  贾似道  價  价  槚


(3)勾——句


高句(勾ɡou)丽~高句(句ju)丽。


拘,从句(ɡou)得声,故音ɡou。《礼记•曲礼上》:“以袂拘而退”,汉郑玄注:“袂,古侯反。”而今音ju.


(4)苟——敬


敬,从苟得声,本音苟。苟亦从句得声,敦煌遗书有句道兴编撰的《搜神记》,句音ɡou。又有苟姓,今人嫌其与狗同音,改苟姓为敬姓(敬一丹)。


《礼记·大学》载《殷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甲骨文发现:“苟且辛,且且辛,父且辛”刻辞。郭沫若释读为:


“苟(敬)且(祖)辛”——苟,古“敬”字,尊敬也。祖辛,商朝第14帝名祖辛。


“且且(祖祖)辛”—— 祖辛为吾之祖(《史记•殷本纪》“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自此帝系转入庶支)……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由此,帝系回归祖辛嫡系)……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帝系再次转入庶支)……弟南庚崩,立弟祖丁之子阳甲(阳甲之父祖丁,祖丁之父盘庚)……帝阳甲崩,弟盘庚立(盘庚为祖丁次子),是为帝盘庚。”祖辛之子祖丁,祖丁有二子:阳甲、盘庚。从知祖辛为盘庚祖父。)


“父且(祖)辛”(父,意谓至尊。《仪礼•丧服传》:“父,至尊也。”“父祖辛”即“至尊的祖辛”,若今言“伟大的祖辛”)

历代经学家对此《盘铭》刻意做出过种种解释,大致不外乎教人自励自勉,不断进步。但甲骨文刻辞发现后,经郭沫若释读,方知历代注释家都当了“傻帽”。


句字声系:


“句”本音ɡou——《姓源》、《姓氏考略》等书载有句(ɡou)姓;中村不折藏敦煌遗书《搜神记一卷》,作者名“句道兴”。○从句(ɡou)得声的字,有一部分保留着ɡou音,如:“勾钩芶购沟钩构抅够” 等字。“驹”字古音亦读ɡou,如《战国策·赵策一》:“此代马胡驹不东”,马王堆帛书作“胡驹”作“胡狗”。


“句”,后世变读为ju——○从句得声的字随之变读ju ,如:“句(句读)枸拘驹等字。或读ɡ声 或读j声 ,都可以得到解释。○上举《战国策·赵策一》之“胡驹”,帛书作“胡狗”,亦表明ɡ—j之变。


顺便说一下,古音亦有方音之不同。唐代敦煌方音读“敬”作jì(记),P.4660抄本《沙州缁门三学法主李和尚写真赞》:“举朝佥议,迁为道师;河湟畏记(敬),相无不知。”把“畏敬”抄错作“畏记”,原因就是敦煌方音敬、记同音,写了别字。如今敦煌学家释文仍未加校正。


(5)咎,古音ɡao(咎繇/皋陶)今音jiu(不咎既往,咎由自取)


(6)港,有ɡang、jiang二音。港本音gang,后世变读jiang(北方话“沟港”音ɡou河南信阳市明港镇,当地音mingjiang)


这一现象,其它种语言亦有之。因此成为历史语音学一种普遍规律。掌握了汉语喉音向颚音转化的规律,对不少汉字一字多音的现象可以知其究竟。


(7)革(ge),革(ji,病革),羁,吉(丁谦《元经世大典地图考证》卷三“的迷失吉”条:“的迷失吉,即官本图‘达马士革’转音。”)


(8)金,古读入声ɡim,今读jin朝鲜语ɡin(金日成ɡin-mir-sheng)○汉代名臣金日磾ɡin-mi-di.


(9)矜,ɡuan矜寡孤独○今读jin矜持 矜夸


(10)概,ɡai溉摡槩㮣○既暨


(11)菅,《唐韵》“古颜切”;《正字通》“古顽切”,音关。○今音jiǎn 草菅人命。


3.


ZZ1.png


(1)ɡ转k  h  x:


ɡao高稿膏镐篙槁槀搞藁稁暠


kao犒嵪髛䯌䯪䐧


hao蒿嚎毫豪壕濠蠔滈皜镐暠籇鄗○西凉王李暠(ɡao)《晋书·凉武昭王传》:“武昭王讳暠(gao),字玄盛。” ○暠又音hao:法显 《佛国记》:“夏坐讫,复进到敦煌……敦煌太守李浩(hao),供给渡沙河。”


he翯熇


xiao嗃歊熇藃髇


ɡ转 j、 q:


厥《广韵》居月切(ɡeit),鳜,从厥得声,读ɡuì 


而从厥得声的“厥蕨橛撅噘蹶镢獗”皆读 Jue。○突厥  蕨菜  一蹶不振 


又,从厥得声的“闕阙”读 què。○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ZZ2.png


骨ɡu 骨嗗傦愲蓇磆榾縎㾶䮩馉猾——气流弱


hu鹘搰縎——气流稍强 。


hua滑猾磆螖䱻䶤螖——合口渐变为开口,舌位随之下降。


ku骷搰——气流加强。


江, 音ɡong《说文·水部》:“江,从水,工声。”段玉裁注音“古双切”,(双,古音松)。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为名,取譬想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想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盖先有语言谓之‘江’‘河’,后乃造出‘江’‘河’二字


江音ɡong○ 《楚辞·哀郢》:“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gong);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dong)。” ○左思《蜀都赋》:“结阳成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zhong);开髙轩以临山,列绮牕而瞰江(gong)。” 晋《童谣》:“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又《晋谚》“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


工虹hong○从工得声的“红、功”皆音ɡong。如:《史记·郦生列传》“农夫释耒,工女下机。”《索隐》:“工,《汉书》作红。”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颜师古注:“红,读曰工。”○《汉书·景帝纪》:“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又,功:《仪礼·丧服》:“齐衰大功”(“齐衰”音zi cui,粗麻布做的孝服,其缉边缝齐,所以叫做“齐衰”。齐衰为继母、慈母、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及妻之丧而服。),“缌麻小功”(用疏织的细麻布做的孝服,为远亲如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壻、外孙而服。),《史记·孝文本纪》作“大红小红”。○《史记·孝文本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集解》引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 《汉书·文帝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 颜师古注:“晋灼曰:‘《汉书》例以红为功也。’红与功同。”


hong○“红、虹、渱、荭、玒、魟、讧、仜、叿、灴、羾、瓨、屸、訌、妅”等音hong


○虹 一音ɡàng (ɡàng,开口呼;ɡong合口呼)  虹一音jiàng(喉音ɡàng的颚化。)


上举例字,皆音同而字异、义异者;此外,又有字异而音同、义假者,所谓“通假”是也。


“功、攻”音通义假:  《荀子·议兵篇》:“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唐·杨倞注:“攻当为功”。秦《绎山碑》“功战日作”,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绎山石刻》云:“‘功战日作’,功当是攻。古人以功、攻二字通用。《齐侯镈钟铭》:‘肇敏于戎功’,作‘攻’”;


“功、公”音通义假:  《诗·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公。”毛传云:“公,功也。”又“王公伊濯,肇敏戎公。” 《汉樊安碑》:“以公徳加位特进”,《隶释》云:“以‘公徳’为‘功徳’。”《别雅》云:“公,义为功。公、功古盖通用。”


(2)ɡ—q—j

稽有三音:ɡi(古奚切)—qi—ji晋杜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三《昭公三十一年》:秋,“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唐陆德明《音义》:“稽音启(qi),又古兮反(ɡi)。”今读ji(稽考  会稽  滑稽)。


ɡ-沟 江  

江永撰《古韻標準》卷二“上聲·三講”:“講、港,古永切(ɡong)。此字,三講一送皆有之。古音當為古永切。” 则“江、港”古音同为古永切(ɡong)音同义近。上古当同为一语,后世分为“江、港”二词。

he q_渠  j_涧为旁对转,推测上古同为一语,后世分为“渠、涧”二词。

ɡ—q—x:  ɡui圭桂硅闺鲑眭  qi畦   xi䙵


(3)ɡ转h  

滑ɡu○《庄子天下》:墨子弟子“禽滑釐”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滑音骨。”○《楚辞•卜居》云“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史记·滑稽列传》,滑稽,音gu ji。○《敦煌汉简释文》23页载敦煌马圈湾出土王莽居摄三年(公元8年)第282号简云:“都步昌候史尹钦、隧长张博,受就人敦煌高昌里滑护字君房。”知西汉时敦煌县有高昌里。敦煌县之所以有高昌里,疑是西汉征和三年(公元90年)破车师,虏其民(见《汉书·匈奴传上》及《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城长国条),一部分被安置于敦煌,乃为之置高昌里。○《梁书·滑国传》云“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别种”者,谓非车师王族。从知西汉时敦煌确有车师国非王族的滑姓居民。○又,敦煌遗书S.113《西凉建初十二年(公元416年)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表明敦煌县高昌里至西凉时仍存。莫高窟第285窟西魏供养人题名又有“滑□安”、“滑黑奴” 、“(滑)昔海”、“滑一”等滑(gū)姓人氏。进一步得知北魏时敦煌仍有车师国滑(gū)姓遗民。滑音gū,此姓出自滑国。以往,敦煌洞窟讲解员皆误读“滑”为hua,应改读为gu。

○“滑”,后世又读hua,是ɡ~h通转之例。


簂、幗—或、惑《下女夫词》有“去帽惑诗”,“帽惑”即覆髪巾,若今之“盖头”。“去帽惑”即今所谓“揭盖头”。帽惑又讹作“冒或”“毛惑”,本应作“ 簂ɡui”或“ 幗(ɡuo)”。或、惑与簂、幗音通(h—ɡ)


(4)ɡ转 j 、k、h

革本音ge。

转音ji,如:《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礼记·礼器》引作“匪革其欲”。《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煮枣侯棘朱”,《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革朱”。

病革。(《礼记•檀弓上》:曾元曰:“夫子(曾元之父曾参)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革,纪力反,并又音极。”)。丁谦《元经世大典地图考证》卷三“的迷失吉”条:“的迷失吉,即官本图‘达马士革’转音。”

又转音ke(缂丝)

又转音he 煂


(5)ɡ转 k、j 、x 

ɡ转 k——空,从工(ɡong)得声而读kong。

ɡ转k、j:ɡai概溉摡槩;kai慨嘅鍇;ji既暨即卽皀唧鲫墍櫭穊

ɡ转 k、ɡ转h、j、x——解古有ɡai、hai二音。《易经•解卦》:“解,利西南。”孔颖达疏:“解有两音,一音古买反,一音胡买反。”

后世变音jíe:解释,解题,解放军,解围,解决,解脱,解系(jíe ji)又音jìe:押解,解送。

又音xie.(解甲,解忧(汉解忧公主  曹操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谢缙)

皆古音ɡai今音jie从皆得声的楷读kai,偕谐读xie,方言读hai.

戒音ɡai,转音jie(戒律,戒指,)又转音xìe(机械)

ɡ转x从解(ɡai)得声的字:懈,懈怠,松懈;蟹,螃蟹;蠏;邂,邂逅;澥;獬,獬豸;廨,公廨,官廨;薢,萆薢;嶰;繲;皆读xìe


(6)ɡ 转 x

加—新: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八《加罗国传》“加(ɡɑ)罗国,三韩种也。建元元年,国王荷知使来献,诏曰:“加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 加罗国即新罗国。《广韵·真韵》:“新,息邻切。”息,心纽(S),北方多变读为晓纽(h x)。古无x音,“息邻切”读作“hen(很)”。“加(ɡɑ)罗国”的加(ɡɑ)与“新(hen)罗国”的新(hen),一阴一阳,互为对转。


4.k之对转、旁转释例


1、K—q对转

(1)岂,古音kai《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故凯铠恺剀垲闿暟嵦颽皆音kai○今音qi  

啟古音kai,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卷一:“开母庙石阙铭,篆书,延光二年。今在嵩山启母庙南、汉避景帝讳,改启之字曰开。”借开之音而改(改字不改音)○啓啟启晵棨,古读溪纽(k),今音读q纽.

(2)愾忾鎎音kai○乞气迄讫氣汽盵芞今音qi

龟兹音丘慈(kōu-ci)《汉书•傅介子传》:“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服䖍曰:“龟兹音丘慈。”今人读作“丘慈”,大误。服䖍,东汉荥阳人。东汉无舌上音q,故“丘”不读qiu。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卷二:“丘音欺。”周代“欺”音ki (是时尚无q声。)《广韵•尤韵》“丘,去(ke)鸠(ɡou)切”,音抠(kōu)。 因知中古时期“龟兹”音kōu ci(抠词)。

元代写作“苦叉”,清代写为“库车”。唐代以来“车”字读作“叉cha”。唐•李颀《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zha),应将性命逐轻车(cha)。年年战骨埋荒外(wei),空见葡萄入汉家(ɡia)”。

 K—q:

敦煌遗书P.2564《齖䶗新妇文》。“齖䶗”音ya  qia。○ 䶗,从“可”得声,当读ke或he,今读qia. 是k h之颚化。

又例:曲,丘玉切,入声,烛韵,读kuk。元代中原音韵入声消失,“曲”字读作区(qü)。元代瓜州—肃州间有曲尤城。元代“曲尤”音qü you,即突厥语“苦尤厄”图片10.png(校仲彝译、麻哈默德·喀什噶里著《突厥语大词典》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161页)《元史·成宗纪四》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六月“乙巳( “乙巳”为六月十九日)……命甘肃行省修阿哈潭(《西域土地人物略》之“阿丹”)、曲尤壕,以通漕运。” 又《经世大典》延祐元年(1314年)七月十八日,“中书省奏,前者以西边川地,军人当站消乏,奏准令甘肃行省买马驼应副□(差?)遣,仍追复蒙古站户当役。今本省回咨,钦遵上命,追究元当站瓮吉剌准行哈等户,仍令复役,及于曲尤、沙州、瓜州上户内佥补一百户,以充察巴站役。” 又《泰定帝纪二》泰定三年(1326年)五月“乙巳(引者按,是年五月朔日为甲辰,“己巳”为五月二日),甘肃行省臣言:赤斤储粟,军士度川,逺给不便,请复徙(赤金仓)于曲尤之地。从之。”

元代入声消失,kuk读为ku(苦),“尤”作“峪”,元代的“曲尤”,即明代作“苦峪”《明史·沙州卫传》:“自赤金蒙古西行二百里曰苦峪,自苦峪南、折而西,百九十里曰瓜州。”

k—h—j—x: ke渴;He 曷、喝、褐、鹖、毼;Jie揭、竭;ji偈;xie歇、蝎

k旁转x——况音kuang,兄音xiong。

苦郄宋•郑樵撰《通志》卷二十七《氏族略三》“苦氏,即郄(xi)氏。郄犨亦号苦成,于苦为别封之邑。《潜夫论》苦成城,在盐池东北,越大夫苦成,汉有苦灼,为会稽太守。”苦音库。

k旁转x—j:kai楷揩锴慨偕;xie偕谐jie皆喈堦稭

K ɡ j 快块筷駃;kuai炔鴂;ɡui夬决诀抉玦赽駃蚗觖鈌妜刔芵疦趹砄吷鴃jue

会侩浍郐脍鲙廥kuai桧刽ɡui会hui


2.K旁转ɡ h j x

Z8.png


 


 


(1)k转ɡ、h——   

可ke柯珂苛坷轲牁砢   ○哥ɡe歌舸謌鎶  ○河hu何呵荷诃

(2)k转j、x

岂kai(岂弟)凯恺铠剀垲闿颽暟䁗嵦䐩  觊jì(觊觎)  

5.h之对转、旁转释例

①h—x对转

②h旁转ɡ k  j  q


5.h之对转、旁转释例

甲、h—x对转

(1)下古音hu,今音xia(方言音ha)

下古音hu:《诗·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mu)。于以求之,于林之下(hu’)《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hu)。有子七人,母氏劳苦(ku)。’《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旁证:《易·乾象》‘潜龙勿用,阳在下(hu)也。见龙在田,德施普(pu)也。’《易·井·初六象》‘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旡禽,时舍(音暑)也。’《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楚辞·懐沙》‘变白而为黒兮、倒上以为下。鳯皇在笯兮、鸡骛翔舞。’宋玉《髙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髙唐赋》‘状似砥柱,在巫山之下。’)

(2)夏hu《韵补》“胡故切”;《素问》“若春无秋,若冬无夏(hu),因而和之,是谓圣度(du)。”贾谊《鵩鸟赋》“单阏之歳兮四月孟夏(hu),庚子日斜兮服集余舍(shu);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hu),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gu)。”

(3)戏古音hu,今音xia○於戯(戏)呜呼呜呼《史记•三王世家》:“於戯(戏)!小子闳,”唐•司马贞《索隐》:“於戯,音呜呼。”

(4)戲音hu又音麾(hui),今读xì: 《汉书》卷九十五《朝鲜传》“即令左将军(左将军荀彘)戏(hui)下执缚楼船将军(楼船将军杨仆)。”师古曰:“戏,读与麾同。”

(5)许古音hu《淮南子•道应训》:“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a-hu呀呼),后亦应之。”汉·髙诱注:“许”音hu 。今音xu.○浒,从许(hu)得声,音hu(水浒)。○《南史·曹景宗传》:曹景宗“腊月于宅中使人作邪呼(ya hu)逐除,徧徃人家乞酒食。” 宋·吴仁杰云:“近时小说乃作“打夜狐”,不知“邪呼”自有本字。”(宋·吴仁杰《两汉刋误补遗》卷九“傩呼”条)○敦煌遗书P.3468《进夜胡词》,“夜胡词”即“呀呼词”,古之“邪许辞”。

许,今读xü,敦煌方音读xi。S.466《后周广顺三年(953)莫高乡百姓龙章祐兄弟出典地契》“两共对面平章为定,更不喜休悔”。“不喜休悔”即“不许休悔”。“许”读为“喜”,为h—x之变。

(6)行,本音hang,(《邶风·击鼓》:“击鼓其镗(tang),踊跃用兵(bang)。土国城漕,我独南行(hang)。”○银行,行列,商行)。○行今又音xing(行走,进行,行为,行医行头)。

(7)甲骨文“行”作图片12.png,街巷也。巷,古音hàng,今音xiàng。

(8)衔音含han(衔冤,马衔山),又音嫌xian(官衔)。

(9)惠, 音hui,恩惠;一音xi(姓氏)惠(xi)。

(10)还《广韵·删韵》“户关切”,音 huan(还原)。《诗经·齐风•还》:郑玄笺云:“还,音旋。”《广韵·删韵》亦载“又音旋”,今人读xuan。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郑笺“还音旋”是对的,但郑玄所说的“旋”读sian,不读xüan。上古声纽属“心(s)”,韵部属“先(ian)”与今音xüan属溪纽(x)删韵(uan)颇异。但今人用今音读《诗经·齐风•还》诗句“子之还兮”,“还”音xüan也是对的。正所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休屠”“祁连”“居次”“居延”“车师”“月氏”“撑黎”“龟兹”“祁连”“五船”“合黎”“贺兰”“哈喇”等等。

(11)h  J  X 

He  覈、礉,从敫得声,音He。

Ji   激憿撽譤

Jiao 敫缴徼皦儌憿嬓噭曒獥璬譥㦘䁶䥞

Xi   檄薂䚫


乙、h旁转ɡ k  j  q  x


 Z9.png


ke氪趷      ɡai杚㧉䏗肐    he纥籺龁麧

(1)降hong  jianxiang

降古音hong(洪),属东韵。《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诗•小雅•出车》“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宋玉《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髙城,入于深宫。”

降又读jìang(上升下降,降薪)。

降今读xiang(投降,降魔变)。

(2)鞨—吉《北齐书·武成帝纪》:“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

《魏书·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

《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髙句丽北,一曰靺鞨。”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六边防二《勿吉传》“勿吉又曰靺鞨,后魏通焉,在髙句丽北,亦古肃慎国地。”

《旧唐书·靺鞨传》“靺鞨葢肃愼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新唐书·北狄·黒水靺鞨传》“黒水靺鞨,居肃慎地……元魏时曰勿吉。”

《滿洲源流考》卷二:“按,勿吉始見于北魏,亦謂之靺鞨,故魏書為勿吉傳;隋書為靺鞨傳,而北史傳云:勿吉一名靺鞨。其事則實為一國。盖南北音殊,譯對互異,併不得謂一國而二名也。”

“勿吉”又变“窩集”《皇清开国方略》卷一:“东海之窝集部”。 窩变窩,仍为m变w

(3)虍音hu,从虍得声者有虎唬琥萀虝鯱䗂䰧俿錿淲,雐,虖滹嘑嫭摢歑謼,䖒戲(戏),俱音hu。

戲音hu, “於戏(wu hu)”《礼记·大学》:“於戏!前王不忘”,

陆德明《音义》云“於音乌”,“戏,好胡反”。《史记·三王世家》:“於戏!小子闳” 《索隐》:“於戏,音呜呼。”

又音麾(hui)《汉书》卷九十五《朝鲜传》“即令左将军(左将军荀

彘)戏下执缚楼船将军(楼船将军杨仆)。”师古曰:“戏,读与麾同。” 

又音xi, 戏弄  唱戏 

(4)休hou《汉书·地理志下》:“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师古曰:昆,音下门反。休,音许蚪反(吼hou),屠音除(chu)。)。”休,今读xiu。

(5)行一音hang(银行,行列,行当,)一音xing(进行,行走,行头)

(6)H ɡ k x

H——河、壑(he),海)(hai),湖(hu)洪(hong)

ɡ——江、港、溝溉(ɡang)(陸游詩:“鵞鵞出溝港”)

x——洫(xu)  沟洫

ɡ—q—j:《左传注疏》卷五十三《昭公三十一年》:秋,“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唐陆德明《音义》:“稽音启,又古兮反。”(ɡ_古兮反,q_启,j_稽)

鹍、暄之音相类晋·王嘉《拾遺記》卷五:太初二年(公元103年),大月氐國貢䨇頭雞,四足一尾,鳴則俱鳴。更以餘雞混之,得其種類而不能鳴。諫者曰:“《詩》云‘牝鷄無晨’,一云‘牝鷄之晨,惟家之索。’(‘牝鷄無晨’及‘牝鷄之晨,惟家之索。’皆出自《尚书·牧誓》。“《詩》云”当为“《书》云”。)今雄類不鳴,非吉祥也。”故謡言:“三七末世,雞不鳴,犬不吠,宫中荆棘乱相係,当有九虎争为帝。”至王莽篡位,将军有九虎之号。其后,丧乱弥多,宫掖中生蒿棘,家无鸡鸣犬吠。此鸡未至月氐國,乃飞于天汉,声似鹍鸡,翱翔云里。一名暄鸡,鹍、暄之音相类。宇按:鹍鸡,一作昆鸡,见《汉书·司马相如传》。鹍,k声,暄,x声,k、x旁转(k转h、h转x),又,鹍、暄皆属元韵。故云“鹍、暄之音相类”。

q—x“敝昔”即扁鹊。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920多支医学竹简,有《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等。此外,还有184支(含残简)组成的内容为《医马书》。


附言:敦煌方音“青齐不分” ,阳声韵变入阴声韵。

1.请~祈P.2483末题《亲赞文壹本》“亲赞文”即“祈赞文”;亲、祈同音假借。

2.星~西:敦博077及北图8024《六祖坛经》“不能了见日月星辰”, S.5475作“不能了见日月西辰”。

3.情~齐:S.5949《下女夫词》“星斗齐明”,北大图书馆藏《下女夫词》作“西斗情明”;

4.明~迷:P.3883《孔子项讬相问书》“耶孃年老惛迷去”,

P.3833作“耶孃年老惛明去。”○S.5475惠能《坛经》“又有名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敦博077及北图8024《六祖坛经》“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 潘重规先生校本作“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

5.令~裏:P.4625《五台山赞》“南台寺裏甚可憎……灵敬寺裏圣金刚”S.5487作“南台窟令甚可憎……灵敬寺令圣金刚”;

6.令~礼P.2718《茶酒论》“有酒有令,人(仁)义礼智”,P.3910作“有酒有礼,仁义礼智”;S.3877《甲寅年(894)龙勒乡百姓⑩领~礼张纳鸡雇工契》“春衣汗衫一礼”、S.5578《戊申年敦煌乡百姓李员昌雇工契》“春衣汗衫一礼”、P.5008《戊子年梁户史氾三雇工契》“汗衫一礼”,“礼”皆“领”之借字。北图8347《甲戌年慈惠乡百姓窦跛蹄雇工契》“汗衫一领”可证;

7.领~礼莫高窟322窟西壁龛下南侧五代供养人北向第4身题名:“节度押衙、祭酒、市礼、银青光[禄大夫]……” “市礼”即市令,主管商贸之官。某先生不悟“市礼”即市令,以为“市礼”为归义军掌管礼乐之官。

8.灵~理S.3427《结坛散食廻向发愿文》云:“右弟子厶甲自结坛散食、诵呪转经、焚香燃灯三日三夜者,遂请下方窈冥神理(“理”余校作“灵”。敦煌方音“灵”读作“理”),阴道官寮、阎摩罗王、察命司录、太山府主、五道大神、左膊右肩、善恶童子、鉴(监)斋巡使、行道大王、吸气收魂、判命主吏、六司都长、行病鬼王、内外通申、诸方狱卒,又请四神八将、十二部官、太岁将军、黄幡豹尾、日逰月建、黑赤星神、八卦九宫、阴阳之主、门户妖精、街坊巷神、仓库执捉、山河灵异、水陆神仙、宫殿非人、楼台魉魍等并诸眷属,并愿舍于所乐,离于所居,来就道场,领斯福分。”

9.停~提:北大图书馆藏《下女夫词》“人疾马乏,蹔欲停留。” S.5949《下女夫词》:“人疾马乏,蹔欲提流。”可证“停、提”同音假借。

10.定~第:P.3051《丙辰年三界寺僧法宝贷生绢契》“两共对面,平章为苐……用为后验,押字为第”,S.1897《后梁龙德四年(924)敦煌乡百姓张厶甲雇工契》“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准法不许翻悔。”;P.3501《戊午年兵马使康员进贷绢契》“用为后凭,押字为定”;P.3350《下女夫词》“次定申陈,不许潦(缭)乱”,“次定申陈”即“次第申陈”。◎S.6836《叶净能诗(书)》“有常州无锡悬(县)令张令,将妻及男女于华岳神前过。其张令将妻,酒脯驼马,奠祭岳神求福。适会此日岳神在庙中阙(缺)第三夫人。放(访)到店中,夜至三更,使人娶之。三更三点,(张令妻)忽而卒亡。” 叶净能作法,遣使求神放张令妻回生。“使人回至店中见净能,具传岳神言语,云皆奉天曹匹配,为定三夫人,非敢专擅。”“定三夫人”即“第三夫人”。

11.引~易北图0683《仁王般若经卷下》末题:“大隋开皇廿年二月十五日,佛弟子索显 发愿息洪相,造《仁王经》一部,并及庄严悉讫。又愿洪相见存父母六府(腑)康和,众魔隐塞;世世常近父母边供养供给;恒愿诸天诸佛,拥护易(引)接,历劫不堕三途八难;子孙衣食丰饶,奴婢成行;逮及见(在)眷属,并得平安,共一切众生,相将成佛。”

12.晚唐五代敦煌诗韵青齐通押:

P.2641《某又(道真诗):“白壁从来好丹青,无知个个乱题名。三涂地狱交(教)谁忍,十八煎铜灌一瓶。镌龛必定添福利,凿壁多层(曾)证无生。唯(为)报往来游翫者,辄莫于此骋(逞)书题。”此诗用“青、名、瓶、生、题”押韵。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载:“秦人讹‘青’字,则‘青’为‘萋’,谓‘经’为‘稽’。”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归纳出“青齐互注”定例。余谓“青、名、瓶、生”当读支(i)韵。

P.3792敦煌僧马永隆撰《大晋张和尚生前写真赞》:“其词曰:南阳盛族塞标名,禀宿胎膺诞关西。门传阀阅朱轩望,簪组联绵代降英。师之异貌无论比,杰世天然奇异灵。髫年早晓儒王教,齓岁归真守严精……”(齓同龀,音chen,《说文》“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齓。”) 此诗用“名、西、英、灵、精”押韵,知诸字亦读支韵。

P.3821《苏幕遮》(原题《感皇恩》):“聪明儿,禀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并。弓马学来阵上骋,似虎入丘山,勇猛应难比。  善能歌,打难令,正是聪明,处处皆通闲(通娴),久候策官应决定。马上盘枪、辅佐当今帝。” 此诗用“性、并、骋、比、令、闲、定、帝” 押韵,知诸字亦读支韵。

“青、精、名、铭、瓶、并、骋、生、性、令、灵、荣、英、闲”诸字,敦煌方音读支韵由来之分析:

1. “题、提、弟、西、比”具属止摄(基本韵母i),阴声;

2.“精、青、名、令、并、令、灵、瓶、英、荣、生、定、骋”具属曾梗摄(eng、ing),皆阳声。


可知为阴声阳声混而不分。彼时诸字皆读阴声,尚未分化出阳声。


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公益学术讲座(第九讲)及“敦煌读书班”(第58期),分别于2019-10-28及11-15两次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