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文化的担当,友好的使者——常书鸿先生首访日本

时间:2020-04-07 16:02:14 来源:敦煌研究院 作者:常嘉皋 点击: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流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世界各国民间友好交流随之展开。1955年,日本拥护宪法国民联合会代表团访问中国,与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共同签署,有关两国文化交流的协议,协议中的文化交流工作之一就是“中国敦煌艺术展”在日本的展出。


经两年多的筹备,受日本主办单位《每日新闻》社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共同邀请,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确定,由我父亲常书鸿为团长,母亲李承仙以及康大川、崔泰山共四人组成敦煌艺术展工作团,随带敦煌文物研究所历年在敦煌莫高窟所作的壁画和彩塑摹本及摄影等300多件(包括第285窟整窟原大模型一个),赴日做友好访问和展出工作。


1957年12月20日,常书鸿、李承仙、康大川、崔泰山等四人,经由香港搭乘印度航空公司飞机于12月21日晨到达东京羽田机场。受到了中日友好团体、日本学术界和华侨总会代表们的热情欢迎。


Z1.jpg


图片(1)说明:1957年12月21日中国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到达日本,日本民众向他们献上鲜花,右起:崔泰山、常书鸿、李承仙、康大川。


中国敦煌艺术展在日本举办的消息,日本《每日新闻》先期已多次报道,读者电话咨询持续不断,预购参观票非常踊跃。展会的全部展品由海路运送,因为当时海上有台风,船期延误,展品要在12月31日才能到达。原定12月26日展出的计划只能改期为1958年元月展出,这就更增加了日本公众对展会的期待。


1957年12月31日,敦煌艺术展的全部展品运抵日本,首展会场设在东京都日本桥高岛屋百货商店最上层的八楼,只能等18时正常营业结束后,才可以开始布置展览会。时间只有六个小时相当紧迫,但由于中方事先对展出做的比较细致和具体的计划,在国内就已经做好了展品照片和平面布置设计,编辑好了目录和资料,加上日方组织了100名员工配合会场布置,在母亲李承仙的精心指挥下,午夜24时前就有条不紊地完成了1400平方米展厅的布展。


Z2.jpg


图片(2)说明:1957年12月31日在东京都高岛屋展览会现场打开海运来的敦煌壁画展品,前排左3李承仙、左5康大川、右6常书鸿、左7崔泰山(持照相机)。


Z3.jpg


图片(3)说明:敦煌艺术展正在布置中的展览会现场。


Z4.jpg


Z5.jpg


图片(4,5)说明:展览会场莫高窟第285洞窟复原模型。


敦煌艺术展开幕前日本媒体对父亲做了专栏介绍。


1958年(昭和33年)1月3日星期五(金曜日)日本《每日新聞》报社专栏【时间的人】报道:来日本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位朴实、真诚的人。年轻的时候他渴望成为画家,从一九二七年到三六年在法国留学并学习绘画。有一次,他见到因向世界介绍敦煌而闻名的:保罗·欧仁·佩利奥 (ポール・ペリオ),汉名:伯希和,该教授告诉他说:“中国敦煌有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常先生一听到这件事,就立刻中止了绘画的学业飞回了中国,当时重庆政府派遣他去了敦煌。从那时起,他在敦煌生活了十五年,是一个毕生致力于敦煌研究的人。常先生第一次去敦煌的时候,敦煌艺术研究所只有五六个人,经费仅限于石窟的最基本守护工作。当时缺少经济的保障、而且食品补济也很困难,这段时间的辛劳困苦是难以想象的。四九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敦煌,五〇年,原来的研究所扩大更改名称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目前,敦煌在常先生的领导下拥有约五十名员工,致力于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在壁画的临摹和研究上倾注了心血。研究成果已经出版发行《敦煌壁画集》。此外,《敦煌莫高窟》、《敦煌图案》等还将陆续发行。


Z6.jpg


图片(6)说明:复印日本《每日新聞》1958年(昭和33年)1月3日星期五(金曜日)(3)截图。


Z7.jpg


图片(7)说明:日本主办单位为中国敦煌艺术展制作的海报。


1958年1月5日,由《每日新闻》社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提供,中国敦煌艺术展在东京开幕,由当时正在日本访问的我国红十字代表团李德全(冯玉祥先生夫人)团长剪彩揭幕。二百多位日本文化学术界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了开幕式。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片山哲先生和《每日新闻》社总编辑先后致辞。


Z8.jpg


图片(8)说明:日本高岛屋百货商店外宣传中国敦煌艺术展的巨幅条幅。


Z9.jpg


图片(9)说明:1月5日中国敦煌艺术展开幕式当天正在等待入场的日本观众。


Z10.jpg


图片(10)说明:1958年1月5日,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李德全团长为中国敦煌艺术展开幕式剪彩揭幕。


Z11.jpg


图片(11)说明: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片山哲在开幕式讲话。


Z12.jpg


图片(12)说明:中国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团长常书鸿在开幕式讲话,旁边崔泰山翻译。


这次在日本举办的中国敦煌艺术展,日本媒体也有全面介绍。


1958年1月5日星期日 (昭和33年1月5日日耀日)《朝日新聞》第7版第8页刊登“中国敦煌艺术展”即将在东京·日本桥高岛屋百货商店八楼大会场开幕的海报。关于敦煌:


敦煌虽然对于日本来说还不太为人所知,敦煌是中国甘肃省西北端,新疆附近的一个县城的名字。离这个县城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隐藏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大遗迹——那就是敦煌千佛洞,一个在沙漠绿洲中繁荣的地方。这次在高岛屋将会在你的眼前,展现这部经过复原后的中国古代艺术杰作“中国敦煌艺术展”。


中国敦煌艺术展上的展品,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全所员工花费了很长的岁月,制作的敦煌石窟模型和壁画的摹本,展示的几乎全部都是巨大原尺寸美不胜收的绚丽作品。


特别是高达五米,周边十二米平方的第二八五洞窟复原模型(揭载照片)整个洞窟,从四面墙壁的壁画到天井的图案,都是绚丽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展示了从五世纪的北魏时代开始,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个时代壁画一百四十多幅壁画,长度达两百余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展览会。


Z13.jpg


图片(13)说明:复印1958年(昭和33年)1月5日星期日 (日耀日)《朝日新聞》第7版第8页刊登中国敦煌艺术展即将在东京·日本桥高岛屋百货商店八楼大会场开幕的海报截图。


Z14.jpg


图片(14)说明:京都市美术馆中国敦煌艺术展(1958.1.25~2.15.)展览会入口。


中国敦煌艺术展的举办,日本社会反响空前热烈,父亲在《九十春秋》回忆录中讲道:“展览会原定12时开放,到了11点半,会场外排队购票的观众已有近千人,这是难得有的盛况。以后,观众天天增加,最多的一天达到九千三百多人。”


“每天排队购票参观的观众非常拥挤。观众中有学者、专家,也有工人、学生、农民和家庭妇女。一般都要等候二三个小时才能轮到买票入场。有些大学生为了照顾年老的学者专家,都自动地把自己所占的前列位置让给他们,免得他们久等。虽然会场很挤,但还是有许多观众争取时间做笔记、画速写,在每幅壁画前依依不舍,不忍离去。”


Z15.jpg


图片(15)说明:日本观众正在观看中国敦煌艺术展中我母亲参加临摹的莫高窟第196窟《劳度叉斗圣变》。


Z16.jpg


图片(16)说明:中国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全员在日本友人家过新年,这张照片的背面有母亲写的说明:“这是松本怡一郎秘书猶崎送的,在松本家过新年想想就会知道。”


1958年2月23日常书鸿一行四人结束了对日本的友好访问和展出工作回国。


Z17.jpg


图片(17)说明:1958年2月23日中国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回国,右起:李承仙、常书鸿、崔泰山、康大川。


中国敦煌艺术展1958年1月5日到2月19日分别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两地展出了33天。父亲在《九十春秋》回忆录中谈道:临别日本的前夜,一位负责日本文化交流协会工作的日本朋友对我说:“敦煌艺术在日本展出的成功,是不能以10万观众、3万目录、120篇报刊杂志文章、20次座谈会等有限数字来估计的。如果一定要照上面这样计算的话,那只是原始的种子,这些种子埋在日本土地上之后,会发展生长。”


Z18.jpg


图片(18)说明:1958年1月10日中国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常书鸿团长(右),在NHK广播文艺专业节目中,录制有关敦煌文化的讲演,崔泰山翻译。


是的,这友谊种子已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生根开花。父亲在日本同朋舍(日本·图书印刷股份公司)1980年出版的《敦煌的艺术》一书刚开头的“风铃的声音——我在敦煌生活的三十六年”前言中还回想起:“1958年始之际,作为‘敦煌艺术展’工作团团長,我带领一行四人訪問了日本,受到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在日本各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倾听到他们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贊美之声。在展览会结束后,虽说春天即将来临,但对将要离开日本的2月23日的早晨来说,还是寒气袭人,当天羽田机场聚集了依依不舍、赶来送行的日本友人約数百人之多,那难舍难分的一景一幕,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美术史家、原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宮川寅雄先生,为1980年出版《敦煌的艺术》撰写刊后語:


常书鸿先生是1957年的年底,为了出席在日本举办“敦煌莫高窟壁画复制品展览会”的开幕式,來到了日本。从那个時候起、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第一次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得到了证实。那年常先生虽然只是五十出头,但他在《风铃的声音》这本书里,详细地论述了那个时代前前后后的经历过程。通过常先生的来访和这次展览会,对于深切关心、注目敦煌和敦煌艺术的日本学术界来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印象深刻……。( 1980年2月)


Z19.jpg


图片(19)说明:日本同朋舍(日本·图书印刷股份公司)1980年出版的《敦煌的艺术》


中国敦煌艺术展在日本举办,已经过去了62年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日俱增,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这是中日友好前辈们所盼望和期待的。今天是父亲诞辰116周年,借此送上我的思念。




2020年4月6日于日本




注1:父亲“前言”和宫川寅雄先生“刊后语”原文较长,仅选用了有关章节。 


注2:日本的相关资料均由常嘉皋,刘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