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学界动态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 学界动态 >

《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时间:2021-06-07 15:55:09 来源: 作者:丁木 点击:

兰州大学杜斗城教授、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丁得天主编的《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2016年8月在甘肃永昌县主办和召开的“2016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其出版得到永昌县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该书共收录国内外学者26篇文章,总计52万余字,2019年12月第一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印行。

2016年8月在甘肃永昌县召开的“2016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金昌市系列活动的分项活动之一,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现为甘肃省副省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邀请到新加坡、日本、美国以及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专题集中讨论刘萨诃、番禾瑞像、圣容寺与敦煌历史文化这一学术命题,旨在传承敦煌文化与石窟寺艺术,保护研究圣容寺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在开幕式上发来贺信表示,番禾瑞像、圣容寺与刘萨诃等有关事迹,是中国佛教文化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是对敦煌学研究的扩展,不但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永昌作为此课题的原生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此问题做深入研究。

 改(1).jpg


图1  论文集封面


刘萨诃是十六国北朝时期的高僧,山西离石人,其事迹不仅存于正史与内典中,敦煌石窟壁画与文献中亦多有保存,行迹遍及山西、江左及河西诸地,曾预言阿育王塔及番禾瑞像的出现,故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番禾瑞像又称凉州瑞像,莫高窟榜题记为“圣容瑞像”。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炳灵寺以及河西诸多石窟都有不少番禾瑞像的雕塑与壁画,在中古佛教史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圣容寺位于甘肃永昌县城北11公里的望御谷中,北魏太武太延元年(435),刘萨诃行经此地时预言:“此崖当有像现,若灵相圆备,则世乐时康;如其有阙,则世乱民苦”,表明其地当时已有造像活动。至北魏正光初(521)此山中雷震山裂,挺出丈八石像,果如其言。至北周保定元年(561)因瑞像之故初名瑞像寺。隋大业五年(609)炀帝至寺礼拜并改名感通寺。西夏时期改为圣容寺并沿用至今。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刺绣、文献中也多有呈现,随着敦煌文书的流散,相关的文献及艺术品也散藏于英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地,使得该题材成为国际敦煌学关注的一个课题。

 图2.jpg        图3.jpg


图2 莫高窟第237窟“番禾县北圣容瑞像”    图3 永昌县博物馆藏唐代石雕番禾瑞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史苇湘、霍熙亮、孙修身等先生就此问题陆续已有专论。霍熙亮先生清理莫高窟第72窟并摹绘了南壁的刘萨诃与瑞像因缘变线描图,做了深入研究。孙修身先生甚至专程来永昌县调查,找到了圣容寺旧址和瑞像佛首,并记录了圣容寺唐塔中的题记,又记录了武威出土的《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碑》,陆续撰写了“史迹画研究”系列论文。陈祚龙、饶宗颐、杜斗城、张宝玺等诸位先生亦有专题研究。作为敦煌石窟及文献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时至今日,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容寺的仍处于动态研究中,其深入调查研究和取得的成果,本身即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敦煌研究院部分学者所关心的课题之一。

 图4.jpg


图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永昌圣容寺及唐塔


《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出版,是在国际、国内众多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此问题的一次集中的、专题的讨论,是目前研究敦煌石窟与永昌圣容寺两者历史文化渊源最新、最集中的学术成果。该书共收录26篇文章,其中4篇日文文章以原文出版,议题主要集中于刘萨诃、番禾瑞像、圣容寺与敦煌,还包括丝路佛教文化遗产、永昌历史文化及丝路文明等文章,目录如下:


目 录


刘萨河事迹与番禾瑞像图像源流………………………………………陈清香(中国文化大学)

劉薩訶及び瑞像図に関する諸問題について………………………百橋明穂[日](神户大学) 田林啓[日](白鹤美术馆)

凉州瑞像与敦煌的白衣佛像…………………………………………古正美(新加坡国立大学)

南山大師道宣と番禾瑞像―山岩表現と釈道安碑に着目して………………………………肥田路美[日](早稻田大学)

凉州瑞像初始形象来源考…………………………………………………张小刚(敦煌研究院)

再考莫高窟第323窟本尊

——论非凉州番禾瑞像的可能性…………………………滨田瑞美[日](横滨美术大学)

英藏敦煌文献《凉州御山感通寺圣容天上来(首题)残文》考释……………………………………、公维章(泰山学院)

关于西夏圣容寺研究的几个问题……………………………………………彭向前(宁夏大学)

圣僧与圣像

——又论刘萨诃…………………………………………………………尚丽新(山西大学)

刘萨诃现象试析…………………………………胡瀚平(彰化师范大学) 赵太极(大叶大学)

刘萨诃入冥图像与文本

——以日本极乐寺本《六道绘》为中心………张善庆(兰州大学) 吕德廷(聊城大学)

刘萨诃族属考异………………………………………………………王仿生(中国藤椒博物馆)

隋炀帝西巡及其对西域的影响……………………………………………贾应逸(新疆博物馆)

于阗系莲花化生像及其在中原北方的传播发展……………………………李静杰(清华大学)

隔主尊对坐式二半跏思惟像探讨………………………魏文斌(兰州大学) 张敏(兰州大学)

吴越国王钱俶造八万四千阿育王塔、《宝箧印经》……………………黎毓馨(浙江省博物馆)

水陆画中的鬼子母图像…………………………………………………李翎(中国国家博物馆)

波兰亚盖隆大学珍藏的汉文佛经以及《永乐北藏》……………………龙达瑞[美](西来大学)

炳霊寺石窟の唐前期(618—755年)諸窟龕の造像について……………………………………八木春生(筑波大学)

文殊菩萨形成渊源蠡测

——以汉文佛教文献为中心……………………许栋(太原理工大学) 许敏(兰州大学)

印度佛教浮雕担花纲人物图像系谱…………………………………………朱己祥(清华大学)

民国时期永昌佛教研究

——兼论法幢宗在凉州地区的传播……………………………武海龙(吐鲁番学研究院)

回鹘译经偏爱“中土所撰”说……………………………………………杨富学(敦煌研究院)

清代永昌、阿拉善蒙古交界区域的划界纷争与地方治理………………冯玉新(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永昌县御山峡西夏时期佛教文物遗存研究综述…………………李勇杰(金昌市博物馆)

中华文明的三个板块……………………………………………温玉成(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