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杂谈

联系我们

地  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2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  话:0931-8866013

传  真:0931-8415026

电子邮箱:dhyj1983@163.com

印  刷:兰州新华印刷厂

国内发行:兰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北京399邮箱

艺术杂谈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敦煌艺术 > 艺术杂谈 >

一轮明月映飞天

时间:2016-10-20 10:43:08 来源:敦煌研究院 作者:香港大学 骆慧英 点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民间一般百姓,在这美好月圆之夜,大多与家人、情人或友人,赏月吃饼弄花灯。如果你是比较知性及感性的人,可能在美学和哲学方面有更多的追求。在这秋凉圆满的月夜,笔者为大家介绍佛教中一种清丽飘逸的众生,名称“飞天”。“飞天”是何等众生?在甚么场合我们能见到飞天?祂们是男或女?有何象征和功能?对我们有何启发呢?
 
 
北魏(386-534年)飞天,莫高窟第257窟,斜抱琵琶的飞天乐伎。
 
    结合中原审美观及西域绘画风格,脸上部分颜色褪去,如一「小」字,故称「小字脸」。(图:商务印书馆)
 
飞舞飘空中
 
    “飞天”指飞于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养诸佛菩萨之天人,源自古印度吠陀时代神话中的乾闼婆(梵语:Gandharva)和紧那罗(梵语:Kimnara),早在《梨俱吠陀》中已有提及。(注1)乾闼婆是天国乐师,追逐香气为食,本身就会散发香气。男性紧那罗擅长音乐,女性紧那罗美丽动人擅长舞蹈。在佛教中,“飞天”属天龙八部之一。(注2)
 
    在艺术形象中,飞天最早见于古印度佛塔,如巴尔胡特(Bhārhut)、山奇(Sanchi)等早期佛教雕刻中,以半人半鸟、或长有翅膀的飞天在佛陀象征物,如菩提树、佛塔、****、佛足印等上方飞翔,奉献花环供养。多雕于本尊的两上方,以示飞翔于虚空之中。巴米扬(Bamiyan)及中亚地区的壁画中均有同样的早期飞天造型。
 
 
西魏(535-557年)飞天,莫高窟第285窟,汉风「秀骨清相」的飞天
 
    梵音和雅声
 
    佛教透过丝路东传入,与汉文化融汇,这可见于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如建于西魏的第285窟和第249窟。当时汉人将佛教思想中化生净土的天界众生称为“天”,而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至于本土道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能羽化升天,称为“飞仙”。所以在这两窟中,我们同时可见化生净土的“童子飞天”,也可见道教得道升天的“羽人飞天”,是佛、道交融的见证,在同一天空中漫游,和而不同。
 
    “飞天”一词,最早记载于北魏杨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飞行空中之天人。”《大智度论》卷十记载﹕“乾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注释3),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后来成为侍奉及供养佛陀的使者,专责音乐、散花和礼拜等职务。所以,每当佛陀讲经说法时,飞天会在空中舞动,散花奏乐,随喜供养。
 
 
北周(557-581年)飞天,莫高窟第301窟,弹阮的飞天徐徐飘至
 
    佛教音乐称作“梵呗”,是十供养之一。“梵呗”这种“此音只得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和雅曲调,是赞叹诸佛菩萨的无量清净功德。梵呗也是净土的方便教化工具,《佛说阿弥陀经》中云:“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注4)可知在净土世界里的梵音,都在传达佛陀的教化,令人产生欣喜,趣向善法。《大智度论》中亦云:“菩萨欲净佛土,应求好音,国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受化较易。”(注5)在佛经里,天人出现的场合,多半是对诸佛的成道、誓愿或说法中,天人飞来随喜赞叹,并以花、香、音乐和舞蹈来供养大众。
 
    如来成佛时,无量天人在虚空中,以天华、天旃檀香等散在佛身上,以赞叹如来成道的功德。此外,佛经形容在净土世界里,常有天女散花和熏发天香。天界诸神需要音乐时,伎乐天神会立即飞往其身处之地来演奏梵呗。如《大日经义释》中所言:“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实印。”(注6)梵呗是佛门的方便法之一,以接引众生走向学佛正途。
 
 
隋代(581-618年)飞天,莫高窟第390窟,有风速动感的飞天
 
    无处不飞天
 
    在敦煌不可胜数的壁画中,为数最多的形象就是飞天。而且,一般初访敦煌的人,对敦煌艺术最深刻的不是佛菩萨像,更不是题材丰富的经变图及其背后深奥的佛教哲理,而是形象多变且无处不在的飞天。窟内从四壁到窟顶,可谓“无壁不飞天”。莫高窟近五百个石窟中,接近三百个石窟有飞天的踪影,数量约有四千多身。身型最大的有两米半高,最小的有五厘米高,敦煌石窟以莫高窟为主,加上其他组合如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堪称汉传飞天荟萃之地。
 
    飞天可说是印度、西域及中原三地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多重文化艺术形象,后更发展出本土独有的飞天,而“敦煌飞天”更成为专用名词。衪们不长翅膀、不生羽毛,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自身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所以,敦煌飞天表现的不单是丰富多采的姿态,同时也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
  
 
初唐(618-704年)飞天,莫高窟第322窟,飞天弹敦煌壁画特有的小葫芦琴
    敦煌飞天造型于不同朝代,有着不同演变。莫高窟的飞天,在莫高窟初创时期的佛传、本生故事的壁画中已出现,多绘于佛陀像的两上方的虚空中,以表示对释迦牟尼佛说法行善的礼赞和歌颂,以侍从、护法的形象出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以位置、造型或职能等特色而命名。如以位置而别:藻井飞天、人字坡飞天、龛顶及龛外飞天、背光飞天、法会飞天和环窟飞天等;论造型可分为童子飞天、美女飞天、裸体飞天、双飞天和六臂飞天等;论职能则分为礼拜飞天、供养飞天、散花飞天和歌舞飞天等。
 
    早期的敦煌飞天,如北凉莫高第275窟及北魏莫高第254窟的飞天都有健硕的体型,身体扭动成如英文“V”字形状,造型虽线条较粗和简单,却古朴雅拙,憨厚可爱。绘画技法用西域传来的凹凸迭染法,历经岁月后,脸上表面部分颜色褪去,只剩见高光位置,形状一如“小”字,现代人为方便故称“小字脸”。西魏的飞天造型受中原“秀骨清像”风格流行的影响,飞天形象也变得清秀潇洒,如莫高第285窟中的飞天,造型清秀,飘带飞扬富动感。隋代飞天形象生动丰富,充满活力。如莫高第427窟,四壁飞天此起彼伏的朝着前方飞行。祂们大多赤裸着上身,佩长飘带。祂们像潜水或漂浮在云端,手持莲花,演奏乐器,描绘活泼而富有朝气。
 
 
盛唐(705-781年)飞天,莫高窟第217窟,穿越楼阁的飞天
 
    唐代佛教百花齐放,禅净双修,石窟多绘净土三经内容,画中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蔚蓝天空成了飞天翱翔的领域,祂们有脚踏彩云,徐徐降落;也有昂首挥臂,如在汪海潜游;有手捧鲜花,冲上云霄。莫高初唐第322窟南壁的两对双飞天,造型流畅自然,极具动态。莫高盛唐第320窟的飞天造型优美,衣着华丽,散花如雨,相对追逐,前后呼应。又如莫高盛唐第217窟北壁的飞天穿梭于楼阁之间,衣冠楚楚配上长带飘飘,天空中各种乐器不鼓自鸣,引人入胜。
 
 
中唐(781-848年)飞天,榆林窟第15窟,弹凤首弯琴的飞天
 
    唐代盛世,各方面都百花齐放,飞天造型亦然。透过多种动作如升腾、伸屈、俯仰和翻腾等动态表现出人的体态美。由于造型比例适中,线条流畅,突显了天人的气质,形态生动,多元化且富创意,令人目不暇给。其后元代第3窟的飞天位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两上方,乘祥云旋风而至,体态健美而灵活,独特而吸引。
 
    圆满菩萨道
 
    敦煌飞天从早期的形体健硕、朴拙可爱,至北魏时变得清秀潇洒。至唐代建立起具本土特色的飞天,只凭借飞舞的彩带,能任意乘风飞翔,神情娴雅,飞腾自如。时疾驰时轻盈;或旋转或跳跃。祂们秀发轻飘,手臂柔软妙曼,腰肢扭摆,衣裙随风飘曳;祂们自由自在地畅游于彩云间,漫天滑翔,千姿百态,皆令人赏心悦目。
 
五代(907-979年)飞天,榆林窟第16窟,三童子的飞天
 
    趁着中秋月圆之夜,我们透过认识敦煌飞天,祂们体态轻盈,以飘带显出韵律感的悠然逍遥,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飞扬,变化无常,让我们体会到佛教中的“无常”和“无我”。飞天将“我”看轻,因“放下”而轻安,心无罣碍,得大自在,也因而飞至更接近圆满之月,清冷而澄净。圆满(梵语:paripūrna),在佛教中形容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成就,清冷而澄净,参悟无常,明心见性。“圆满究竟”是修行人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注7)
 
 
宋代(960-1279年)飞天,榆林窟第15窟,拨弹琵琶的飞天
 
    如佛陀降魔以后才能成等正觉,以六度万行,广行四摄,实践四弘誓愿,具般若正智,能转苦海为莲池,转烦恼为菩提,远离贪瞋愚痴,修持戒定慧,成就菩萨道,才是圆满的人生;亦如佛陀示现证得至高无上真理,究竟涅盘。大家也可以学习觉者,一起如法修持,早日离苦得乐,得不生不灭之境,那才是真正的圆满世界。
 
 
西夏(1036-1227年)飞天,榆林窟第10窟,弹筝的飞天,优雅考究
 
元代(1271-1368年)飞天,莫高窟第3窟,飞天乘卷轴祥云而至,体态健美。
 
 
    注1: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熏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故称为飞天,自印度以来,佛教多用以表现其庄严。于诸经中,甚少有关色界天人之记载,然欲界六天之记述则颇为详备。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其发柔软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欲界诸天仍有淫欲,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诸天互执两手,兜率天彼此忆念,化乐诸天相互熟视,他化自在天则须共语,魔身诸天仅须相视。诸天之寿量竭尽时,必呈五种衰败之相,称天人五衰。有关天人之图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罗博物馆(Mathura Museum)所藏之“石造释迦说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飞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画中,亦有散花奏乐之飞天图绘。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后光中亦刻有飞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药师寺、冈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剎亦大多存有天人图像之壁画、屏风等。〔《起世经》卷七之〈三十三天品〉、《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阿閦佛国经》卷上〕
 
    注2:又称「八部众」,即:天(梵 deva)、龙(梵 nāga)、夜叉(梵 yaksa)、阿修罗(梵 asura)、迦楼罗(梵 garuda)、乾闼婆(梵 gandharva)、紧那罗(梵 kisnara)、摩睺罗迦(梵 mahoraga),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为「天龙八部」。〔《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四〕 
 
    注3: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册.号1509。
 
    注4: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号366,页347a14(00) - 16(01)。
 
    注5: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93,《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册.号1509。
 
    注6:《大日经义释》,《卍新纂续藏经》23册.号438。
 
    注7:《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毘婆沙论》卷三。